光阴辗转,烽烟尽散,山河无恙,大好春光,身着军装,我心向阳。
踏着正步,注视前方。这一刻,让我恍惚——8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响彻的是怎样的脚步?是奔赴战场的急促,是坚守阵地的坚定,更是用血肉之躯踏出胜利之路的悲壮。
此刻,操场上阳光耀眼,眺望远方,看着这山河无恙,似乎心灵正与那段烽火岁月隔空相望。时光流转,再次回溯那段时光。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冰雪交织里坚守。透过那熊熊燃烧的烈火,我仿佛看见平型关大捷的欢呼,听见百团大战的冲锋号角,感受到抗战先烈视死如归的豪情。目光收回到现在,我们站立于训练场上,肌肤感受着阳光的灼热,耳畔回荡着教官铿锵的口令。正步踏下的瞬间,大地传来沉闷而整齐的回响,一次次地加热我心中那崇敬的火焰。
正步在空中定格,那一刻,空气凝固了。腿部的酸楚忽然被一种汹涌的情感穿透。脑海中再次想起那些毅然决然的身影,他们的“正步”踏在破碎的山河之上,用最决绝的姿态,为后代定格了一个站立的祖国。从此,训练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我们重复的不仅是动作,更是一种庄严的承接。每一次摆臂,都像在拨开历史的面纱;每一次落地,都似在回应先烈的叩问。那整齐划一的步伐,不再是简单的队列要求,而是吾辈青年向历史发出的坚定回音:这山河,我们接住了!
“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自强,国家才兴旺。这次的训练,是一种精神的涅槃,一种力量的传承。接好这一棒,像80多年前,先辈们将生命融入民族存续的洪流,将个体的“小我”融入集体的“大我”。大山巍巍矗立,青山连绵不断,盛世山河将由我们青年接笔,再书写出壮丽篇章。
《强军战歌》中“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这句歌词,直白而有力地将我们青年人个体的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彰显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也唤出了集体主义精神。
老一辈为我们解开了战争的枷锁,见到了胜利的彩虹。此时,我们站在操场上,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历史的背影渐渐重叠。那回荡在训练场上的脚步声,是我们写给先烈的一封无声回信: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正如所愿。而吾辈青年,已整装待发,必将以自强不息之精神,步调一致,迈向中华民族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