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夕阳斜照,将军训场上投射的身影拉得很长。恍惚间,身着迷彩服的我们与80多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那些年轻的身影重叠——他们也曾这样挺直脊梁,在破碎的山河间筑起民族的脊梁。
光阴流转,八十载岁月匆匆而逝,只遗留下文书和古迹,见证着那一段时光的沧桑。然而,历史的烽烟并未随风飘散,反而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发厚重,不断用胜利的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
军训场上的每一个身姿,都仿佛与历史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当个体在激光场上飞奔瞄准,将必胜的信念集中于手里那把步枪的瞬间,无数个誓死拼搏的枪声在身后响起;当集体喊出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浪穿透云霄的刹那,千千万万个誓愿报国的生命于此时传来了历史长河里的回音。教官指导战术动作的手势,在阳光下划出利落的轨迹。这双手若放在80多年前,或许正在绘制作战地图,或许正在装填弹药,或许正在写下绝笔家书。而今,它教会我们如何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以另一种姿态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
八十载春秋更迭,伟大抗战精神的火炬传至我辈手中。当今世界仍暗流涌动,新形态的霸权主义与法西斯幽灵时而浮现。我们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让警钟长鸣。我们这一代应以知识为枪,以创新为甲,在科技与文化的新战场上继续冲锋,书写爱国主义新篇章。
山河无恙,是因为有人曾誓死守护;吾辈自强,是为了不负这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这不仅是迷彩服下的誓言,更是新时代青年写给历史的回信:请放心,这盛世如您所愿;请见证,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