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THEORETICAL LEARNING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0-11-06
单位(作者):

各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各相关单位: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科协

                                                            2020116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师德师风建设闭环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如下措施。

一、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1.强化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各级各类学校要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系统化、常态化学习。各师范院校和相关教师教育专业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对师范生开展系统教育。各区各校要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思想政治轮训,学懂弄通、入脑入心,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要使广大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意识,成为党和人民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

2.强化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到治校理教及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进一步凝聚起师生员工思想共识,使之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加强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教育,列入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不断激发教师修身养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校要结合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市情、民情,锤炼脚踏实地学风,强化教育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健全教师志愿服务制度,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厚植教育情怀。重视对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强化党建引领。推进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将加强政治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每名教师党员,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好党员教师队伍,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等制度,重视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思政课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健全双培养机制,努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育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使党员教师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争做奉献社会的示范标杆,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通过三会一课、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等,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职工聘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应征求教师党支部意见。

二、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4.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师范生必须修学师德教育课程,接受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全体教师中持续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到四个相统一”“六个要。各区各校在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中,要设立符合本学段特点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培训主题,系统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实践反思、师德典型案例评析、情景教学等丰富师德教育形式。把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请进课堂,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突出实践育德。建立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和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增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完善老带新等机制,使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尽快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立德树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

5.强化教师法治和准则教育。落实教师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增强法律意识,提升依法执教和规范执教能力。开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师德考核办法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学习教育活动,健全和完善本区本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增强准则意识,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

6.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评选我身边的师德榜样活动,选树师德典型。各校评选出校级师德榜样,各区评选出区级师德榜样,市级评选出北京市师德榜样(先锋尸。鼓励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挖掘师德师风先进人物与事迹,讲好师德故事,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以年级组为单位,各高校和职业院校要以二级学院、系为单位,组织教师讲好自己身边的师德故事;各区各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区级和校级的师德故事宣讲活动;市级教育部门通过多种方式讲好新时代首都教师的师德故事。市级层面要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通过授予荣誉、先进事迹报告会、媒体宣传、创作文艺作品等形式开展学习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展示首都优秀教师风采,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三、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7.严格教师准入。改革师范专业的招生方式,将师范专业纳入提前批次招生,在招生过程中增加面试、教师职业能力倾向、心理健康测评等环节,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潜质、有志于长期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规范教师资格申请认定,完善教师招聘和引进制度,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建立科学完备的标准和程序,坚决避免教师招聘引进中的唯分数、唯文凭、唯职称、唯论文、唯帽子等倾向鼓励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拟聘人员心理健康测评,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严格规范聘用合同,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健全和完善新聘和引进人员试用期制度,加强试用期考察,全面评价拟聘人员的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对不合格人员及时依法依规依程序解除聘用合同。高度重视海外引进人才的全方位考察,提升人才引进质量。

8.严格考核评价。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以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各区各校要完善教师年度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首要内容,制定师德考核实施细则。师德考核应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符合教师职业性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开展多维度评价,鼓励采取教师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方式进行。严格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建立教师行为不端的预警机制,及时将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向教师进行反馈,并采取针对性举措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加强整改,依法依规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健全和完善聘期考核制度,对聘期内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要依法依规依程序进行处理。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纳入职称评选条件中,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考核内容。

9.严格多元监督。建立多元监督体系,完善多方广泛参与、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加强学校监督,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定期调查分析和年度评议制度,调查分析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各校要在学校官方网站、信息公告栏等公示本校和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及时掌握师德师风信息动态,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努力将各类违反师德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工作台账,确保件件有处理。完善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协调机制,紧抓重点部门和重要人员,紧盯师德师风失范行为风险点,做好重点监督和跟踪监督;加强政府督导,将各区各校落实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情况作为对各区各校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测评内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师德师风问题多发的区和学校开展专项督导。强化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评议情况,同时将监督评议情况作为学校及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0.严格违规惩处。各区各校要按照十项准则及相应的处理办法和处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举报受理和违规查处,对于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点针对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学术不端以及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一经查实,要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建立教师信用记录体系,完善教师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定期通报制度,起到警不震慑作用。建立并共享有关违法信息库,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机制,对师德违规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等失职失责问题,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肃追究责任。

四、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

11.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强化教师承担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制定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重要文件时充分听取教师代表意见。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定期开展北京市人民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健全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完善评选表彰奖励及管理办法,依法依规确定荣誉获得者享受的政治待遇、学习进修待遇、生活待遇,加强对荣誉获得者的后续支持服务。健全中小学特级校长、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等评选机制,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12.厚植校园师道文化。加快形成接续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通过尊师第一课、9月师德建设主题月等形式,将尊师重教的观念渗透进学生的价值体系。健全和完善一线教师特别是长期从教教师疗休养制度,重点向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班主任和乡村教师倾斜。做好教师荣休工作,礼敬退休教师,弘扬尊师风尚。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制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教师及时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畅通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渠道。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和教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引领。

13.引导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市民收看和学习国家推出的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的影视和文学作品。深入挖掘并创作展现首都新时代教师风貌的影视和文学作品,探索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传递教师正能量,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采取有效措滋,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支持鼓励各行各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教师优先。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的教师可免费进入面向公众开放的市属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鼓励其他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单位向教师实行优待。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或通过依法成立基金、设立项目等方式,支持教师提升能力素质、进行休养或予以奖励激励。

14.    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依法建立健全教师权益保护机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充分保障教师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护教师正当的申辩、申诉权利。尊重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创造性,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职权,研究出台教师惩戒权的实施办法。学校和相关部门要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对无过错但客观上发生学生意外伤害的,教师依法不承担责任。教师尊严不可侵害,对发生学生、家长及其亲属等因为教师履职行为而对教师进行侮辱、谩骂、肢体侵害,或者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诽谤、恶意炒作等行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严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学校及教育部门应为教师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五、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15.强化责任落实。各区各校、各相关部门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要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引导家庭、社会协同配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组织部门要把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和学校履职尽责巡视巡察及考核范围。发展改革部门研究制定教育改革发展重要文件时要充分听取教师代表意见。财政部门要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督促指导各区做好经费统筹,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人力社保部门要健全和完善教师激励制度与机制,提升教师的职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宣传部门要创新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方式,文化和旅游、文物、体育、科协等相关部门要支持鼓励各行各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教师优先,引导形成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教育部门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师德师风建设闭环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发挥首都智力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师德建设基地,以基地为支撑,建立师德专家库,开展师德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师德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师德教育课程资源,开展示范性师德教育,对师德师风建设整体情况进行过程性监测,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