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2020-06-15
单位(作者):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刘一青

刘一青,中共党员,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专业排名1/61,综合加权成绩94.932,GPA3.87/4.00。曾获国家奖学金、86校友奖学金等奖学金;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第34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2018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二等奖等竞赛奖项;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北科大,一个可以把时间凝结成梦的地方。”对我而言,北科大,也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大一入学开始,我看到辅导员牛小萌老师、小班主任闫小丽学姐主持“走好大学第一步”系列活动、特种奖学金答辩会等等,站在台上闪闪发光、自信大方的他们,成为我追寻的向往。是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话语、身体力行的作为,告诉我“大学给你试错的机会”,让我明白目标与努力的重要性,引领我未来的方向,开启了我人生的新篇章。

我充实地度过了大学里的每一分时光。在认真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利用学校的开放政策,我跨专业选修了其他院系的专业课,如外国语学院的基础日语、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对待每一门课程、每一次选择,我都非常谨慎、认真,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次课堂、每一位老师,这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踏实认真的学习也为我后来参加科研竞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数理学院多位老师的教导下、与队友的通力合作下,我曾多次在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物理竞赛、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奖项。

孤雁难飞,学业上的发展离不开良师益友。在北科大求学的时光里,每一位老师、师兄师姐、同伴始终以诚挚、热情的态度,开导与鼓励我。汪澍老师,耐心地了解我的烦恼与迷茫,指引我未来方向;曼曼等师兄师姐,细致地分享他们的经历体会,使我对大学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规划;可爱的同伴们互帮互助、和谐有爱,是我心灵上的启迪者,成长路上的同行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感恩他们的同时,我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递帮助与关怀、感动与温暖,回馈给同学及学弟学妹。

我曾有过4段科研经历。在金龙哲老师、汪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在刘建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不断调试优化实物,完成课本知识向动手实践的转变;在黄志安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到新型水凝胶阻化剂的研究项目中,发表SCI论文一篇;在黄国忠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与日本东北大学的交流活动,作口头报告。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4月,我组建团队参加安全创意作品大赛。第一次独立尝试从课本知识向动手实践的转变。初出茅庐的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萌芽,可怎么实现、如何实现、能否实现,一切都是未知。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寻找可行方案,尝试、失败,再尝试、再修改,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不断调试优化,最终完成“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火灾预警装置”模型作品。这不是一段成功的经历,从获奖来看没能取得国家级奖项;然而这却是我一段宝贵的经历,所有想法和模型的实现都来自于大家日夜的努力。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备赛时焦头烂额的急迫、坚持与否的犹豫、作品实现时的欢呼喜悦,也记得揭晓结果时的黯然失意。然而胜固大佳,败亦无愧,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积极、努力地向往未知,平和、坦然地接受得失。

世界之大,北科大为我打开一扇窗。依托于学校及学院提供的宝贵资源,我曾于2017年参加北京科技大学与日本东北大学创新国际交流项目。在黄国忠老师的指导下,将英语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赴日做题目为“RiskManagementandControlofChildren’sProducts”的全英文展示,并获得“BestPresentationAward”。仙台之行,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锻炼了学术交流能力,领略了不同的文化风情。现在我仍能回忆起大家一起热切讨论交流的时光,对另一个国家文化的了解、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惊讶以及离别时的不舍等种种心情与感受。相比于知识的增长,我想这次经历带给我更多的是文化氛围的感受以及视野的开阔。这真的是一段难得又难忘的经历。

高中时班里安安静静、默默无闻的我,初入大学时也非常希望体验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承蒙班里同学信任,我从大一开始担任安全1602班的学习委员。如当时竞选时所说的,“做班委,首先是一份责任”,因而我始终立足本职,积极做好班级学风建设,带动班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期间完成各项工作,整理课程学习资料、建立班级百度云盘、建设班级学习小组、请班内同学担任课代表、参与组织班级答辩等等,这些活动既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组织策划能力。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对班级每位同学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安全1602班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班内30名同学中有10名同学获得保研资格,班级荣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及北京高校“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示范班集体称号。

班级工作外,我曾在学院学业辅导团担任学生讲师,讲授高数、大物等课程,并获得“标兵讲师”称号。这是一段偶然改变我自己的经历,事实上我是在面试宣传组失败后进入的讲师组。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外向自信的人,反而常常在人前感到拘谨。因而每次讲课,我都感觉像是一场“磨炼”。备课时我认真揣摩每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和思路,无数次反复练习如何去讲,如何与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结形成一个类型,并且能够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渐渐地,从一开始讲课时“紧张的心,颤抖的音”,到后来变得“自然而然、游刃有余”,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时也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喜悦。当我站在百人的台前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在变化,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四年经历,是我的成长蜕变史。前路漫漫,我将继续努力成长为更勇敢、更坚定的自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