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科

MEDIA REPORT

大学生想请总书记吃苹果!这是他们在延安扶贫时种的

2017-08-17
单位(作者):教育部新闻办

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今天,收到总书记回信的大学生们备受鼓舞、激动不已。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首批实践团参观枣园革命旧址感悟红色革命精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小满良仓项目以农业为依托,坚持产品的原生态,致力于解决陕西地区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项目组成员隋江华表示——

延安之行不仅让创业者们在创业路上更加坚定,所看所学也让大家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谨记总书记的教导,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反哺农村,助力农村脱贫。坚定理想信念,实现自己的抱负。

北京科技大学“一棵树”团队在过去的3年里,组织北京科技大学等11个实践团队的133名学生前往贫困地区与农民交流,在体验贫苦生活的同时想方设法策划销售农产品。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后,团队成员孟子居十分激动,他表示——

无悔的青春离不开奋斗的实践,接下来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也希望有机会能够请总书记吃我们在延安扶贫时和农户种的苹果。

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一棵树公益扶贫团队与延安当地企业签约

沈阳师范大学的延安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与红色旅游创新扶贫方案项目组,致力于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相融合。

团队成员罗丽潇认为——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饱含了对青年一代的关怀,更是饱含了对青年一代的认可和期盼。有了这份鼓励,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扎根实处,整合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和以梁家河、路遥故居、文安驿文化园为代表的旅游资源,设计开发更多的文化衍生品,使延安非遗文化永续传承,带动当地更多人增收致富。我们也会将延安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递给身边的创业者们。

重庆邮电大学微姿态仪项目团队成员陈自然在延安之行中,深深感受到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的生活中传承,更学习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带乡亲们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奇迹的创业精神。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陈自然更是备受鼓舞,他说——

今后,我会带着总书记这份鼓励的力量,和团队成员一起砥砺前行,打破技术封锁,将微姿态仪实现产业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红军为实践团成员讲述自己的青春“创业”故事

延边大学的鸿鹄文化团队致力于通过新媒体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团队成员邵春国表示——

作为一名高校学子,能享受到如此优越的创业环境,我深知党和国家为我们做出了许多努力。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团队全体成员都很振奋,未来我们将更加努力,立足边疆、扎根人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中南大学青普科技云平台团队成员覃瑞寒说——

收到总书记的来信,我们觉得之前创业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咬牙挺过来是值得的。我们是做实业的,此次延安之行让我们意识到实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无论是在歌舞剧《延安保育院》中由于实业落后导致革命烈士们的牺牲,还是梁家河在总书记的带领下发展实业,使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都让我们坚定初心、勇往直前,不惧困难、百折不挠。感谢总书记的回信,我们一定会在‘互联网+实业’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青春。

南京晓庄学院创客教育团队项目是为青少年做服务的,旨在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

团队成员胡鹏程表示——

总书记的回信鼓舞我们不忘初心!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厚望,脚踏实地做好课程和服务,将项目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全文在这里↓↓↓

原文链接: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

(责编:孟婍、李文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