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MSAF)”子项目“自然大气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AETFES)及其配套“腐蚀评价与预测实验室”(CAPLab)举行了国际评估会议,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网络会议方式进行。
本次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主席由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ristofer Leygraf教授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前理事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二五所陈光章教授任联合主席。委员包括:欧洲腐蚀联盟主席/Corrosion Science主编、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rjan Mol教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Herman Terryn教授,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Izumi Muto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nshan Pan教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前副理事长、国际腐蚀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rrosion Council)理事、北京化工大学左禹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建华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维才教授、MSAF首席科学家孙冬柏教授、项目团队及国家科学中心有关人员出席了评审会。会议由大科学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总工程师张卫冬研究员主持。
国际评估视频会议实况
线下会场
王维才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向专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牵头承担大科学工程的背景以及“自然大气”子项目历时十余年的建设历程,并对各位专家一直以来给予项目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王维才表示,希望在未来装置的运行过程中,能够与各位专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孙冬柏作为大科学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向专家组介绍了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和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大科学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和“自然大气”子项目的建设初衷,并简要汇报了项目团队解决腐蚀科学研究领域关键难点问题的情况。
随后,金莹代表项目团队向专家组做了关于自然大气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AETFES)及腐蚀评价与预测实验室(CAPLab)的技术报告。在经过技术质询和热烈讨论后,专家组形成一致意见,认为:该试验装置及配套监检测与仿真实验体系,在国际同领域中具有高度开创性,试验装置以模块化设计、可独立或合并运行的多台大型试验仓为主体,形成了可精准模拟材料、构件及大型结构在七大环境因素下的腐蚀及老化过程的试验装置群,创新性地解决了在腐蚀研究领域中多尺度仿真计算与实验过程匹配对接的世界难题,以环境多因素耦合模拟、跨尺度对象研究、实验测试与仿真计算同步验证的先进手段,突破性地形成跨尺度腐蚀评价与预测能力。该子项目装置群包含的精准环境模拟核心装备、监检测设备及传感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及独创的环境与腐蚀建模仿真系统以及一系列环境测试辅助设备,集成了大量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试验装置软硬件整体水平与世界上同类型实验设施相比优势显著,该装置及其腐蚀评价与预测实验室的整体实验与研究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位置。
专家组对装置和实验室未来科研方向、运行管理、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并特别指出,研发团队历时十余年,勇于挑战,在探索大气腐蚀中的多尺度、多因素耦合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未来,该装置的运行将对国际相关领域研究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金莹代表子项目建设团队对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宝贵建议表示由衷感谢,对一直以来深度合作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她回顾了子项目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坚持不懈、共同奋斗的历程,在未来装置与实验室运行方面,她强调将继续坚持开放共享理念,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来中心开展合作研究。
孙冬柏对金莹带领团队在装置和实验室建设、创新方法研究等方面所取的成果表示祝贺。他表示,团队不仅高质量完成了子项目建设任务,从设计理念、建设水平、完备与信息化程度上均有突破,同时在建立多尺度腐蚀评价与预测研究方法上做了很多开创性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希望,团队能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取得更多成果。
王维才代表学校对各位评审专家高度负责的评审态度和专精严谨的治学精神表示赞赏,对项目团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国家发改委、教育部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 他指出,此次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再次取得“国际领先”评价,不仅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北京科技大学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科学中心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新起点,希望国家科学中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更好地为国家各重点行业和重大工程做好支撑。
最后,会议主持人、大科学工程建设总指挥张卫冬对各位专家的评审工作表示感谢,希望未来在装置运行过程中能够继续得到专家的关注、指导和支持。同时,他向“自然大气”子项目团队表示祝贺,并表示,国家科学中心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按照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学校要求,不断完善实验研究体系和开放共享机制,持续提升大科学装置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服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能力。
国家科学中心与会人员
据悉,此次自然大气环境结构材料实验装置及其实验室通过国际评估是继特殊地域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获得“国际领先”评价后,北京科技大学大科学工程子项目再次获得“国际领先”评价,这充分表明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水平和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继此次国际评估之后,“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还将有力学-化学、高温高压等装置陆续进行国际评估,为未来装置高水平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科学中心的全面建成,一大批世界一流的试验装置将更加着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并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原文链接:中国教育在线
(责编:孟婍、陈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