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常时光”:张欣欣校长与同学们探讨国际化交流

2014-04-21
单位(作者):宣传部 吴钰重

校长张欣欣教授,校长助理兼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戈教授417日下午参加第六期“啡常时光”,围绕大学生的国际化交流与培养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张欣欣鼓励大家“放下一切顾虑,放开一切束缚自己的观念,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张欣欣结合在法国洛林理工学院的求学经历谈了对国际化的认识。他说,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是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他说,学校在2009年首次召开了“推进国际化战略进程工作会议”,并提出让10%的学生在学期间有海境外学习经历的目标以来,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交流项目,2013年在学期间有海境外学习经历的同学比例已经达到18%。同时,学校还开辟了国内第二校园交流,将华南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作为第二校园,学生可申请到这五所学校进行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他特别提到,国际化不仅仅是项目的交流,最深层次的是文化的交流。


同学们的提问非常踊跃。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提出希望今后可以到社工专业实力更强的境外学校或第二校园交流学习。对此,张欣欣认为同学们参加对外交流的目的在于体会其他高校的授课方式,外校提供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开拓眼界,了解地域风情、民族文化,这种经历将会受益终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同学提出,学校能否对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提供资助和贷款?张欣欣指出,学校目前只针对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供资助,学校不是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贷款,但是目前正在研究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同学提供贷款的途径。

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班的同学表示,目前教师英语水平有差异,全英文授课有难度。张欣欣在回应同学时指出,学校师资队伍中有多少外籍教师是衡量学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校还没有外国国籍的教师,为此学校投入了一定的经费,用于每个专业在夏季学期聘请一位外籍教授来为学生授课。

机械工程学院的同学希望能够增加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校长说,学校一直坚持开放式办学,近年来留学生数量增长较快,也促进了学校国际化进程,他也向在场的同学征求如何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更好融合的意见。同学们踊跃建言献策,提出将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纳入相同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让留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本校志愿者和留学生组成一对一的辅导,增加双语课的授课比例等建议。王戈也表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会吸纳同学提出的好的建议,不断完善留学生管理工作。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的同学提出对外交流学习期间学分互换的问题。校长告诉他,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学校已出台学期制互换学分办法,承认交流的学分,并简化学分互换的手续,为海境外交流和第二校园学习开绿灯。国际处负责交换项目的老师具体解释了学校的做法,同学在最后一个学期出去交流学习,只要达到外方学校的学习标准,可以免毕业论文。以台湾学习为例,学校要求同学修满12学分,如果超过12学分,超过的学分可以抵消夏季学期的实习学分。

在整体提问环节中,未发言的同学逐一提出自己的问题,主要涉及对外交流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低年级的学生能否参加交流项目,双学位和海境外交流有无冲突,对外交流中会遇到的困难等内容,张欣欣和王戈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最后,王戈和同学分享了她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和体会。她说,国外大学浓厚的研究氛围,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学术诚信使她终身受益。同学们在对外交流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压力是最好的动力,同学们要坚信天道酬勤,年轻时要多经历、多积累、多吃苦,必将为人生积累难得的财富。

参加活动的还有党办、校办,宣传部,校团委的相关负责人。


(摄影:董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