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SPECIAL RECOMMENDATION

长兄如父 情深似海

2017-08-10
单位(作者):柯若俨

——俊哥九十华诞感怀

我们柯家兄弟姊妹共七人(三男四女)。柯俊是长兄,我是长女,我俩相差七岁。父母较早过世,长兄嫂在我的心目中被视若严父慈母。

哥哥离开我们去沈阳上中学时还不满15岁。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期间兄弟姊妹各自求学、工作、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彼此间聚少离多,粗略就算,哥哥离家后,几十年来相聚的时日加起来也不过就是几百天。但是分别并不影响亲情的沟通,每当“关键”时刻,哥哥就是我们的顶梁柱。有哥哥的关心,心里踏实,有兄嫂的爱护,心里温暖,今天适逢哥哥就是华诞,我愿千遍万遍的对哥哥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为庆祝哥哥九十诞辰,应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约稿,我将记忆中的一些生活轶事,撷叙几段,作为他生平轨迹中的花絮,以说明哥哥不仅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优秀学者、热爱学生的亲切师长,更是深受弟妹们尊重、贴心的长兄。

一、我为有一位热爱祖国、挚爱事业的哥哥感到骄傲

哥哥不到15岁幼小离家,只身到沈阳读高中。没多久,就逢1931年九·一八事变,祖国部分江山失守,不少学生都退学回家,哥哥却怀着一颗学好知识、长大救国的赤子之心,奔向尚未沦陷的天津。因为车少人多,从沟帮子到锦州,哥哥是身体半悬在车外,靠手紧抓着车门的扶手,熬到山海关后才进了车厢,最后到了天津。寻亲未着,在天津人民帮助养育下,开始了自强自立,从一个流浪学生,辗转进了高中、大学。1937年又逢七七事变,再次流亡,得到南京工校,武汉人民和大学、教师的关心和养育,完成了大学教育。此后几年里他先后在武汉、昆明、重庆、越南、缅甸、印度等地辗转学习、工作。直至1944年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才得以去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教授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受任伯明翰大学,任教终生,结婚生子。但当得知新中国成立了,百废待兴,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和德国钢铁研究所和印度冶金研究所的约请,义无反顾的在1953年回到了祖国,把自己的知识和未来,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哥哥的这一段经历对我来说,当时还只是个懵懂的孩子,但他的爱国热忱、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那么高大。对我后来的成长和工作,无疑时时刻刻都是鞭策和鼓励,时时刻刻都引以为骄傲。

二、我为有一位孝敬父母、关心弟妹成长的哥哥感到幸福

哥哥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读书成绩十分优秀,从不让父母操心,记得他在天津读书回家探亲时,尽管生活并不宽裕,还不远千里的给喜欢花卉的爸爸带回北方没有的茉莉花,而每个弟妹都会得到他送的小礼物,我还清楚地记得他送给我的是《爱的教育》,还有冰心散文集,并谆谆嘱咐我不仅要学好功课,还应该多看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领域,才能视野开阔。正是哥哥的教导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终生受益匪浅。哥哥寄回的家书一向字迹工整、清晰易读,我时常把它当成字帖临摹,我至今还记得,哥哥曾告诫我:“写字大多是给别人看,端端正正的字不仅是易于阅读,更是对阅读人的尊重。”我把哥哥的话铭记在心,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直到日后成为一名人民医生,每天书写大量病志也从不潦草了事。哥哥放假回家省亲机会不多,时间也很短暂,但他总会利用各种机会教我学习新事物、增长新知识,我常为有这样一个博学多才、时刻关心着我的哥哥感到幸福。

哥哥还是个很有亲情和孝顺的孩子,早在1948年锦州解放,天津还在国民党统治中,我和若仪妹正在天津做实习医生。战争隔离了我们与家里的联系,经济来源被中断,生活十分艰难,兄嫂远在英国得知后,自己节衣缩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香港的同学辗转汇款给我们,接到那满含亲情的英镑,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下决心纵有再大困难也要学业有成,报答兄嫂的深情厚谊。1953年回国后,兄嫂一家住房并不宽裕,可刚刚安排就绪,就与嫂子一道把当时还在锦州的父母和小妹接到了北京,爸爸、妈妈在他们体贴入微中愉快的度过了晚年,1954年父亲去世,小妹尚小,兄嫂又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抚养、教育的重任,读完了中学、大学。凡此种种,弟妹们真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

1970年我们全家响应号召,插队农村,恰逢当地流行“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为贫下中农巡回诊疗过程中,因为消毒条件不具备,我也不幸被传染上了,哥哥和若仪妹考虑我在当地的治疗条件不好,都不顾自己和家里人的危险,主动邀我到他们家养病,直到现在,每想起哥哥利用工间休息,赶回家给我热牛奶的情景,仍然使我感动不已。

我们兄妹七人,几十年来一直感情深厚,彼此以诚相待,互相鼓励、友爱互助,是一个少有的、和谐温暖、每个人都小有成就的大家族。这除了得益于父母的谆谆教诲,良好的家风,长兄嫂的身教胜于言教更是功不可没。

三、我为有一位虽已是“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仍然孜孜不倦,“活到老,学到老”的哥哥而自豪

哥哥从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不只攻读专业书刊,还经常博览群书,国学、天文、历史、地理、医学……无不尝试。在幼小的我们心中简直就是个圣人。就是到今天我作为一个从医近60年的临床医生也不得不为他医学知识的丰富而折服。我们常常戏称哥哥是“百科全书”。

除了工作,读书几乎是他全部爱好,他的书房甚至我方,墙壁都站满了书架,桌上、桌下,堆满了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简直就是书的海洋,他则无休止的在海洋中遨游。我们家的小字辈都把能与舅舅一起出游奉为天大的幸事,因为与他在一起随时随地都有知识可学,都有典故可听。孩子们都称他为“活字典”。我们则更为有一个博学的哥哥而自豪。

四、我为有一位克勤克俭、平易近人、时时以助人为乐为己任的哥哥而钦佩不已。

哥哥一向勤俭朴素,日常生活中饮食清淡,服装实用整洁,从不追求名牌。记得有一次,我来北京,正赶上他准备去欧洲访问,我帮他整理行装时,发现要带走的服装没有一件事新的,有的西装袖口缝线已经脱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他年轻时的一件往事。1933年哥哥从天津回家来探亲,妈妈看到他的上衣旧了,就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去买一套西装。不料,一会儿工夫就空手回来了,原来是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里抱着正在哭泣不止的孩子、准备把儿子卖掉、讨条生路的母亲,哥哥就把买衣服的钱都给了她。

哥哥平易近人,不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年龄长幼,他都能打成一片,年长的交流信息,年幼的传播知识,遇到需要他帮助的人更是竭尽全力,时时都以助人为乐为快事。

值此哥哥九十华诞,虽然悠悠岁月带走了他的青春年华,但时间沉淀出来的魅力却令我们敬佩。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前面记叙的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它同样能映出哥哥令人尊敬、受人爱戴的高尚情操。

哥哥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顽强跋涉、治学严谨、勇攀高峰,探索、追求真理,情系祖国的精神,不仅仅鼓舞了我们弟妹,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近年来,哥哥不断受到疾病的威胁,胆囊结石及前列腺肥大手术,急性心肌梗塞,直肠癌等疾病,击不倒他豁达、乐观的躯体,仍然顽强的战斗在他热爱的岗位上,执着为他钟情的事业奋斗。看着他“不倒翁”似的坚强身影,我们当弟妹的真是既高兴又担心,愿哥哥多多珍重、祝哥哥早日康复!誌誌

柯若俨

2007年3月6日于沈阳

分享到:

最新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