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集智创新,鼎力实践

2019-11-29
单位(作者):李伟

在北京科技大学,提起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的朱荣教授,从学生到老师,个个都竖起大拇指: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7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全国产学研合作优秀奖、全国冶金行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中国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02.jpg

朱荣是一个从一线生产技术管理者转型为大学教授的专家型学者。1962年朱荣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79年,全班56 个人只有他一人考上了大学。受家庭影响,怀揣当火车司机梦想的他,却阴差阳错地被录取到江西理工大学冶金系,学习炼钢。大学毕业时不满21周岁的朱荣被分配到江西新余钢铁公司(原江西钢厂)工作。那时,很多人觉得进机关、坐办公室是个好差事,但独具慧眼的父亲却要求他到生产一线长硬本领。在工厂的7年里,朱荣当过炉前工、炉长、技术员、工段长、车间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却培养了他坚强的性格,这对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在企业工作期间, 朱荣目睹了当时中国钢铁工业的落后,抱着追求科学,为国争光的决心,朱荣来到了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7年基层工作的锤炼,5年研究生的学习,为他以后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6,朱荣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教书育人22年,从未间断。他平均每年授课5门次以上、(含企业工程硕士)150学时左右。结合他的实践知识及经验,朱荣主讲《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课程20年。20年中,他坚持“理论+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对炼钢过程典型案例分析,对课程内容深入推敲, 举一反三,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授课模式,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2013年,他主讲的《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及北京市精品课程;2014年,他讲授的《百炼成钢》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17年他将10年来研究生案例教学讲稿和科研项目实践系统整理,出版了专门针对冶金院校研究生和钢铁行业工程人员的《炼钢过程典型案例分析》教材。

走进朱荣的办公室, 书有“ 集智创新,鼎力实践”8个大字的座雕赫然立于工作台上。这是朱荣团队经过多年科学实践总结的座右铭。朱荣说,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学科要想走在学术界的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不能停止创新。现代工程科学技术需要大智慧,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以及大量的实验验证,要实现更加有效的创新,办法之一就是“集智”。“集智”实际上是属于开放式创新的范畴,不仅要开动自己的大脑,更要集合团队的智慧,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通过集智实现创新,取得1+1>2的效果。冶金学科是一门富有创造性、交叉性的学科,培养学习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互动交流。冶金学院有开放、自主的课堂氛围,有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师资队伍,课堂上学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会根据你的思路,与你一同探讨。在互动交流中巩固知识,拓宽思路,锻炼思维,形成智慧。

朱荣认为, 理论与实践并举, 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他们走向社会,早日成才。“集智创新,鼎力实践” 既是座右铭,也是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践行实践观,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朱荣团队在昌平建立了实验基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研究,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团队要求每个研究生都要进实验室, 都要发表一篇论文。在朱荣的教育和培养下,团队很多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就得了省部级的一等奖、二等奖, 有了自己的专利,获得国家奖励。

教学与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是朱荣教书育人的一大法宝。他以开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典型的案例当数二氧化碳在钢铁冶金中的资源化应用。“我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互动比较多, 我也经常出一些选题让学生上台来讲, 比如地条钢和我们的生活、炼钢与智能化操作、炼钢绿色化等等。主要是想开启学生的思路。”2003 年,当讲台上的朱教授讲到工厂里的设备对转炉炼钢烟尘的产生进行了大量研究, 得出烟尘的产生大部分来源于铁蒸发再氧化的初步结论。2005年,朱荣就此问题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基金的资助下,朱荣带领一届届学生,做实验,下工厂,搞研究,历经15年,最终发现:二氧化碳是弱氧化性气体, 在炼钢温度下与碳、硅、锰等元素可发生氧化反应,并伴随吸热或微放热效应,将二氧化碳应用于炼钢过程可实现温度及气氛控制,达到降低烟尘、净化钢液、减少有价金属损失、节能降耗等目的。目前该课题已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和一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 相关科研成果已在福建三钢,西宁特钢, 首钢京唐公司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源于教学, 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结合专业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理论知识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成效显著。

朱荣认为,科研离开了实践就是无源之水,实践缺乏了创新就是一潭死水。多年的科研中,朱荣坚持一个信条,科学研究结果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符合生产实际的需要,还要能够推动工厂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改造,一个创新的出现,需要百分之百放到生产实际中去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他曾这样形象地要求他的研究生:既要学会在实验室里“穿针引线”,又要学会在生产现场“舞刀弄枪”。进入实验室他们是潜心科研的学生,走进生产现场他们必须是能独当一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验室里解决问题,再到实践中检验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在不断优化参数的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逐一解决,这样来实现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闭环控制和良性循环,学生也能从整体来看待和解决科研问题。

当记者问到教学工作是否与科研相冲突,影响到这位大牌科学家的科研时,朱荣摆摆手说,20余年,在《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和《炼钢过程典型案例分析》教学和建设的投入,让我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推敲和举一反三的思考,促进了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带来了炼钢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突破。

早在留校工作之初,针对生产现场的技术需求,朱荣就集中精力开展了“电弧炉炼钢”方向的研究工作,瞄准电弧炉炼钢高效、低耗、节能、优质生产的目标,坚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围绕实际解决问题,投入生产验证效果,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研发了新一代电弧炉冶炼技术“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该成果已推广至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0余家国内外钢铁企业百余座电弧炉,覆盖国内电炉钢产能的30%以上,相关技术及产品已出口至意大利、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推动了国内外电弧炉炼钢技术的进步。2016年度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

二十多年,朱荣把教书育人落实在课堂上, 带入实验室,走进项目中。教学相长,教学促进了科研,科研带动了教学,教学和科研有机融合为一体,朱荣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的独特成功之路。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