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新闻网7月19日电(通讯员 马琳,作者 张涛 丁宁)7月18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合作组织第十一届钢铁冶金新技术交流会”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本届交流会主题为:系统谋划“十五五”创新路径,加快钢铁新质生产力发展。

交流会现场
来自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宝武资源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12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300余位领导、专家参会。
18日上午,交流会正式开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临沂市委书记张宝亮,山东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吴炎,永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学校校长杨仁树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学校副校长张卫冬主持。

杨仁树讲话
杨仁树表示,国内钢铁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技术创新也必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表示,各方要在全领域深化合作,保持全链条密切联动和全维度协同并进,以更加紧密的协同、更宽领域的合作带动更高效率的创新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环节,北京科技大学矿产研究院教授曲福明作题为《加快智慧矿山建设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报告;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月桥文孝作题为《Recent Topics of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at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in Japan》的报告;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荣作题为《低碳钢铁流程及炼钢关键技术进展》的报告;永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传永作题为《永锋临港智能工厂建设汇报》的报告;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作题为《因材施教 应才培养 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当日下午,18位专家分别围绕“矿产资源”“绿色低碳冶金技术”“智能制造”三个分论坛主题作专题报告,与会嘉宾就报告内容和当前最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此次交流会由永锋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科技发展中心承办,临沂市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产业链专班、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协办。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一同参会。
同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委员会“十五五”技术预测工作组召开“十五五”技术预测研讨会,包含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炼铁、炼钢、轧钢、装备及智能制造5个组,来自钢铁企业、科研院所的130余位专家参会。

合影留念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简称“钢合组织”)成立于2004年,应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之急需而生,是首个行业特色鲜明的校企交流平台,旨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共赢发展,推动行业进步。“钢铁冶金新技术发展论坛(交流会)”是钢合组织运行的主要载体,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交流会以促进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为宗旨,以搭建校企、政企、企企深度交流平台为目标,为促进技术创新端和技术需求端的高效对接提供了优质平台,为进一步推动各方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作出了积极贡献。
(摄影:王占奎)
(责编:付云笛、薛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