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INFORMATION

我校14项成果获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2024-01-03
单位(作者):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我校共14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

图片2.png

马保中教授主持完成的“低品位红土镍矿非熔融态金属化深度还原镍铁关键技术及应用(发明)”项目针对含镍1~1.3%镁质红土镍矿经济开发利用难题,构建了回转窑结圈控制和镍铁深度金属化还原理论基础,发明了回转窑还原镍铁结圈控制、煤基非熔融态镍铁深度还原和镍铁精矿快速熔分等系列原创性技术,提高了设备作业率及回转窑内镍铁还原率,克服了电炉熔炼过程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依托该原创技术建成的年处理30万吨红土镍矿生产镍铁工业线已实现稳定运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经鉴定,项目技术原料适应性广、成熟度高、生产成本低,推动了镍铁产业技术进步,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图片4.png

刘波教授主持完成的“多源冶金固废低成本制备绿色建材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围绕冶金固废绿色建材化利用的重大需求,提出了多源冶金固废建材化理论,突破了固废成分调配、重金属固化和低成本制备等技术瓶颈,实现了以冶金固废为原料规模化生产岩棉、微晶玻璃和水泥等三大系列绿色建材。相关成果共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7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33篇,制定行业标准3项。项目成果在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产业化应用,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显著。

图片3.png

邵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精铝板带生产全流程质量智能管控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高精铝板带加工过程产品质量稳定性差、质量问题追溯难、管控难等问题,开发了面向产品质量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机理和数据混合驱动的质量管控建模方法、面向质量稳定的铝板带全流程在线管控技术、铝板带质量多工序追溯和多业务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高精铝板带质量高精度控制和一贯制管理。项目成果在中铝瑞闽、新疆众和、南南铝加工、西南铝应用后,有效满足了电子铝箔、航空用铝、汽车用铝、PS版、罐料等高端、高品质铝板带产品高精度的质量管控要求,有效推动了有色加工企业的智能化升级发展和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图片1.png

刘娟红教授主持完成的“细粒级金属尾矿高质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针对矿业界面临的细粒级金属尾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重大难题,历经10余年,提出了组分和结构双基因驱动的金属尾矿表面晶格畸变与胶凝本质的基础理论;发明了细粒级金属尾矿宽域化应用的系列功能性材料,突破了细粒级金属尾矿在土木工程和矿业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瓶颈;形成了细粒级金属尾矿高质化利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铁尾矿基无熟料胶凝材料制备全尾砂矿山充填材料关键技术,取得了“以尾矿固结尾矿”的技术突破;实现了细粒级金属尾矿多元化产品在土木、水利、铁路、矿业等50余项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此外,金爱兵教授参与完成的“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设计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刘风琴教授等参与完成的“进口混合型铝土矿抑硅控温-快速溶出生产氧化铝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刘超助理研究员参与完成的“6N超高纯铝制备工艺与装备及产业化应用”、杨珏教授等参与完成的“地下金属矿规模化无人开采技术、装备及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董超芳教授参与完成的“海洋装备用铜合金管材测试评价体系建设及工程化应用”等项目均获一等奖;吴俊升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基于环境效应数据驱动的航天铝材防护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张百成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基于梯度铺粉的SLM材料高效率制备技术与装备(发明)”、金龙哲教授参与完成的“金属矿井风流除尘净化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及工程应用”、李国清教授等参与完成的“超大型露天铜矿高效智能开采技术研究与示范”、刘建国讲师等参与完成的“高寒高海拔地下转露天矿安全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等项目均获二等奖。

(供图:科转院)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