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年会金属史分会总结

2018-10-29
单位(作者):科技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年会金属史分会场于2018年10月27日下午在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召开。金属史分会场由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钱币博物馆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参与了本次会议。受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延祥教授委托,金属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煜研究员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的历史和年度工作进展。

刘煜.jpg

会议上半场由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副教授主持。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教授以“世界冶金史分期问题的探讨”为题进行了第一场报告。他从文明进程、历史分期、技术革命出发,提出了适合世界冶金技术编年史的分期方法,并就冶金分期问题的编史学意义、如何看待生态激励下和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冶金史等问题进行探讨。

潜伟.jpg

中国科学院大学罗武干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关于早期砷铜之路的思考”。他在梳理前人关于早期冶金和早期砷铜器研究的基础上,将关于早期砷铜之路研究的目光投向连通青海及布尔扎霍姆的彩陶之路南段。提出是否甘青地区早期青铜器技术会通过此路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产生联系?并指出这需要持续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煜研究员介绍了湖北宜城跑马堤墓地出土铜器的制作技术研究。她通过对墓地出土的战国到汉代青铜器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西汉与战国时期青铜器除合金元素总量不同外,也出现了较多锻打器。它们的成型技术虽然仍以铸造为主,但西汉时期锻造技术的增多体现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一指导思想,这与秦汉时期铜器使用的平民化,普遍化互为表里。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黄全胜教授介绍了基于炉渣分析为主揭示古代炼铁技术方法的研究。他通过对我国部分古代冶炼遗址,特别是广西地区古代冶铁遗址的调查和研究表明,炼铁渣与非炼铁渣中的金属含量及赋存状态不同;块炼铁与生铁炉渣的基体成份、显微组织及金属颗粒的赋存状态也有明显差异;块炼铁与炒钢炉渣除显微组织不同外,浮氏体间是否存在钙磷酸盐也是关键指示标之一。

中国钱币博物馆周卫荣馆长的演讲题目是“从叠铸到翻砂”。他指出叠铸和翻砂是青铜时代之后中国传统铸造中最具代表性的两项新技术创新。社会需求这一外在条件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部动力推动了叠铸与翻砂的技术的相继出现。叠铸和翻砂是对中国古代范铸技术的继承。中国古代发达的范铸工艺通过翻砂技术传递给现代世界,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两大支撑技术之一。

周卫荣.jpg

会议下半场由潜伟教授主持。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副教授以“宋辽金元时期的坩埚炼铅与早期用煤”为题进行了第一场演讲。他从宋辽金元时期北方炼铅以煤为燃料进行坩埚冶炼、而南方以木炭为燃料进行竖炉冶炼这一现象出发,认为北方森林资源锐减,是此时北方地区坩埚冶炼盛行的主要原因。但他同时注意到该时期的炼铁遗址,不论南北大部分仍以木炭为燃料进行竖炉冶炼。他指出从木炭向煤炭转变经过较长时间,它同技术革命、冶炼地点密切相关,坩埚冶炼的历史同煤的使用联系紧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培峰老师报告了云冈石窟窟顶手工业遗址的研究进展。他针对遗址中出现的大型铸造坑,结合周边出现的化铁炉遗迹和传统工艺调查,认为这是一处辽金时期的大型钟的铸造遗址,其铸造工艺从宋辽时期流传到现在。

中国钱币博物馆黄维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明代白银的消费与流动——以《天水冰山录》籍册的金银为例”。他以《天水冰山录》为研究起点,探讨了明代白银作为器饰、货币的消费与流转情况。白银作为器饰在官僚贵族间的传播,降低了在民间作为货币的占有率。书中所记载的乌银器也对探讨明代金属科技史与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安徽大学黄凰老师的报告题目为““错(金)银”工艺模拟实验及相关问题探讨”。她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探讨了运用汞齐填涂法进行错(金)银的可行性,提出镶嵌法和填涂法均可用于错(金)银器的制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琴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传统工艺品产地的产业集群特征和课题——以鹤庆银器的产地新华村为例”。她对新华村鹤庆银器的生产结构、市场及销售方式、技艺和传承方式进行考察,分析出其产业集群特征,并指出该地在未来发展会面临的问题。

内蒙古师范大学石可同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闵海霞同学分别以“内蒙古地区出土金银器统计分析”、“中国字画修复常用宣纸的性能分析及优选”为题向大家汇报。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精彩汇报和充分讨论,金属史分会场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本次会议报告内容丰富,时间与年代跨度较大,研究方法多样,涵盖了金属史研究的多个方面,展示了近年来金属史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收获。

合影.jpg

(责编:王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