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深成功主办海洋新材料论坛专场之共探前沿突破,赋能海洋未来

单位(作者):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时间:2025-11-02

北科大新闻网11月2日电(通讯员 周文艳,作者 丛菁华)10月29日,海洋新材料技术论坛工程与装备材料专场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海洋新材料技术论坛是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海洋能源融合发展大会”的重要系列论坛之一,分为工程与装备材料专场与防腐技术专场。其中工程与装备材料专场由学校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会组委会及海洋能源三方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学校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洋用钢研究所所长王学敏教授担任专场主持。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李秀程副研究员进行了以《极地装备用低温服役钢铁材料的数字化组织设计》为题的主旨报告,为论坛专场奠定了良好开端。他分别从“极地低温对钢铁材料的挑战”“钢铁材料显微组织的数字化”及“抗韧脆转变的组织设计路径”三个部分展开报告,深入剖析了极地环境下装备对钢铁材料的特殊要求,并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方法提升材料的低温服役性能、优化其抗韧脆转变能力,为极地装备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关键的材料支撑。

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高珊带来题为《绿色海洋风电用高强度厚板的研制与应用》的精彩报告,系统阐述了绿色低碳宽厚板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展示了该系列钢材从创新研发到在海洋风电领域规模化应用的完整路径与广阔前景,为产线绿色转型与海上风电发展奠定坚实材料基础。

专题报告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多位专家继续围绕高性能材料展开深度分享。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李广龙进行了题为《纵向变厚度钢板(LP钢板)研制与工程应用》的报告,系统介绍了该型钢板的研发突破、应用范围与实际工程案例;宝钛装备制造(宝鸡)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赵彤以《海洋装备钛合金成型技术服务研究》为题,深入剖析了钛合金在海洋装备中的性能优势与主流成型工艺,并展示了相关实践成果;首钢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殷展鹏分享了《首钢高品质海洋工程用钢开发及应用》,重点阐述了首钢在该领域的系列研发进展与典型市场应用;中石化仪化正高级工程师/高级专家王芳则围绕《干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优势》展开介绍,为海洋工程用材的选择指引新方向。

本次海洋新材料技术论坛工程与装备材料专场的举办,吸引了海洋新材料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与会嘉宾联动2025海洋中心城市主论坛“向海图强·科技赋能”等核心议题,深度探讨了海洋工程材料的发展前沿与合作机遇。通过多维度、跨领域的思想碰撞,本专场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材料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协同,更在交流中凝聚了共识、激发了灵感,为海洋工程装备材料的进步注入了澎湃动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洋新材料技术将持续取得突破,为海洋工程与装备的安全运行、走向深远海提供坚实保障,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图: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责编:姜智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