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博士后联谊会共同主办的“协创未来”青年学术论坛在图书馆举办。学校副校长张卫冬、原校长徐金梧出席,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陈雨来,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勇军,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何安瑞、人事处副处长郭艳琳等参加活动。来自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院的近百名师生齐聚论坛现场,11位青年教师代表从自身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进展、成果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和热烈探讨。

论坛现场
论坛的开幕式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洪歌主持,她向参会的师生介绍了青年学术论坛的召开背景及参会人员。

张卫冬致辞
张卫冬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充分肯定了两家单位对学校材料、冶金、机械、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一直以来作出的贡献。他向与会师生介绍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院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举措和主要成果,最后对青年学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第一单元
本次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由三个单元组成,共计11场学术报告。学术论坛第一单元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武会宾主持。牛刚、武晓燕、王永伟分别作了“高强-高塑-高韧异质结构奥氏体不锈钢的研发”、“凝固潜热和溶质扩散对铝合金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纳米玻璃的韧塑机理研究”报告。

第二单元
学术论坛第二单元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丽君主持。彭功状、周东东、何海楠分别作了“数据知识融合驱动的冶金库区智能调度方法研究”、“基于多光谱的高温物体温度在线检测方法与应用”、“基于双目视觉的精轧全机架非对称板型控制技术”报告。

第三单元
学术论坛第三单元由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徐科主持。张聪、王学林、何金珊、于湘涛、刘仕元分别作了“难熔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调控”、“贝氏体钢中变体选择机制对相变组织类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和均匀化研究”、“基于形核-生长控调高值功能材料多结构可控制备”、“战略金属资源提取与高值化研究”报告。现场嘉宾分别就11场精彩报告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提问和探讨。

何安瑞总结讲话
论坛学术报告环节结束后,何安瑞进行了总结讲话。他首先对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和青年学者表示感谢。他对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大家要关爱青年,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视为单位工作的关键,努力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好平台;二是希望青年人要志存高远,胸怀“国之大者”,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三是希望青年人要开阔视野,保持乐观、开放、合作的心态,推动协同创新,为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颁奖仪式
随后,何安瑞宣布了“协创未来”青年学术论坛获奖名单,武会宾、徐科为一等奖获得者牛刚、王学林颁奖,洪歌、彭笑艳为二、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协创未来”青年学术论坛内容精彩纷呈,现场师生反应热烈,多学科交流融合,碰撞出思想火花,展示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院青年教师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昂扬的学术热情。协创中心和工研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今后将会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汇集优质资源和力量,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更好地服务青年人才的发展。
(摄影:杨栋)
(责编:付云笛、薛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