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做新时期的青年志愿者——采访外国语学院英语1101班优秀志愿者李悦宁

2015-01-02
单位(作者):外国语学院

为了弘扬志愿精神,展现外院学子风采,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近日对我院优秀志愿者李悦宁进行了采访。 

李悦宁,来自外国语学院英语1101班,大学四年中所获工时为101小时。 

2011年10月,她在京昌路回龙观的“夕阳红敬老院”进行敬老志愿服务。敬老志愿活动期间,她不但帮助敬老院打扫卫生,还为老人表演节目,陪老人休闲娱乐活动,例如下棋、写字、绘画等,和老人聊天。通过本次志愿服务,她充分发扬了中国尊老的传统美德,在向老人传递爱心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一份快乐。2012年3月1日至 2012年5月11日,她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艺术师范附属小学进行支教志愿活动。支教期间,帮助3到6年级小学生进行英语课下辅导,纠正其英语单词的发音,督促和辅导学生们完成作业,帮助他们记忆单词和课文,将自己的专业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孩子们,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进步,也在志愿活动中收获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和见识,十分具有现实的意义。2014年5月,她参与了留学生文化节志愿者服务活动。一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她帮助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布置展区,摆放展品,并向前来参观展区的同学介绍印度尼西亚文化,发放奖品和印度尼西亚特色食品。志愿期间,和四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询问其是否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需要帮助,相处融洽。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她有幸成为北京园博园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一名志愿者——“小V蜂”,V的意思是volunteer。志愿期间,她帮助园博会参观者引路,提供各种物品,例如热水、地图,回答参观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介绍园博园等。每次志愿活动路程上虽耗时很多,但是她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参观者,为其他人带来了方便和快乐,自己也收获颇丰。 

在谈及为什么在课余选择志愿活动,她说,志愿服务是个双向的活动,志愿服务对志愿者和接受志愿服务者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支撑自己不顾困难,完成这么多志愿服务的理由也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动机是——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德育后,想把所学知识投入到实践中去,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身边的人,去帮助陌生人。也想借志愿服务这个平台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让爱心得以延续下去。志愿服务不仅是回馈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可以使志愿者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技能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进一步充实自己。 

李悦宁回想自己大学的时光和与青协的情缘时这样说道:“大一刚步入大学的殿堂时,我以外院为荣。羡慕学长学姐成就和收获的同时,自己也陷入深深的思考。现在,大学生生活即将接近尾声,也可以将自己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给学弟学妹。外院青协是一个参加志愿活动很好的平台,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将爱心传递下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回馈社会。” 

 

  (责编:董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