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做新时期青年志愿者——采访外院优秀志愿者之英语1102班徐亭亭

2015-04-01
单位(作者):外国语学院

百优志愿者是北京科技大学志愿工作中表现出色、具有表率模范的同学获得的殊荣,是新时期大学生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好榜样。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徐亭亭同学便是其中的一员。

徐亭亭,曾任英语1102班团支书,曾获北京科技大学2011-2012以及2012-201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2年3月-5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图书资料室志愿者,主要负责资料室的卫生清洁,图书档案整理,受到老师赞赏和肯定;同期,参加冶金学院青协组织的支教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艺术师范附属小学做支教老师,主要负责小学生们的课后辅导,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她的耐心和善良为她赢得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2013年11月-12月参加校青协组织的中国科技馆(新馆)的志愿活动,主要负责儿童乐园区的志愿讲解和引导。

问及做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时,她说大一时辅导员助理说大学期间要完成36个志愿服务工时,所以一直在留心有可以做志愿服务的活动,告诉自己要去做这样一件事。做志愿者老师是我第一次做志愿服务,在一所打工子弟小学给那里的小孩子上课,那个小学只有几间平房,这些小孩子们都是外地来的,父母在北京打工,而且很多小孩儿的衣服还是靠捐助得来的,但是孩子们上课热情高涨,当我开始教他们英语的时候,他们觉得那是很神奇的东西,希望我能多讲一点,下了课之后一个小女孩儿画了一幅画给我,说画的是我,希望我永远漂亮,我当时好开心好有成就感,自那个时候起,我就爱上做志愿服务了,因为一方面你帮助了别人,另一方面自己也会感到成就感和充实。所以冶金学院青协组织支教活动时,我就毫不犹豫的申请了。对我而言,做志愿者让我充实让我有成就感,就是这一原因让我坚持了下来,我想以后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毫不犹豫。

根据徐亭亭所说,在她眼里,所谓“志愿精神”就是奉献和帮助,设身处地地去为他人着想,真诚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是给予,不是同情,而是互敬互爱,友好帮助,共同进步,帮助了他人,提升了自己,这种精神的收获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更难以用金钱衡量。做志愿活动永远别期待着别人要来感恩你或者回报你,因为这是一种自我奉献的事情,自己力所能及,在学习之余用自己的知识或者身体力行的去做一些能够帮助到别人的事情,这虽然谈不上伟大,但于自己而言,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收获,心灵得到升华,整个人都会觉得特别有干劲。


(责编:董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