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做新时期青年志愿者——采访外院优秀志愿者之英语1102班杨桢

2015-04-01
单位(作者):外国语学院

百优志愿者是北京科技大学志愿工作中表现出色、具有表率模范的同学获得的殊荣,是新时期大学生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好榜样。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杨桢同学便是其中的一员。

杨桢来自外国语学院英语1102班,大学三年期间多次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已获工时累计144小时,分别包括大钟寺双语讲解志愿者、中国航空博物馆双语讲解志愿者负责人、201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志愿者、2012北京科技大学对台活动会务组志愿者、第十七届社团文化节闭幕式晚会筹划组织者、北京科学技术协会2014驻华外交官科技考察活动,任泰国大使馆参赞陪同翻译以及2014CCEEE工业能效秋季研讨会接待组志愿者等等。一次次辛苦又充实的志愿者活动她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于荣誉的自我满足,更多的是对于人生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人格升华的满足,收获的是一种内心追求实现的成就感。

那么,是什么让她如此热忱的投身于志愿者服务活动呢?说到热衷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她讲起了高中志愿者活动的经历。高中时,她在家乡大连参加了辽宁省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累计工时逾300小时,并被授予二星级义工。她认为在志愿者活动中,可以得到与别人交流的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增强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在活动中,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人的认可,从而得到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她很喜欢帮助别人,服务他人,看到她的工作为别人提供了便利,解决别人的一些困难,她可以感知到何为源自他人的认同,从而得到满足,感到快乐。在一次次志愿者活动中,她感受到了社会对于志愿者工作的需要,从而更加热情地投身于其中。

她所理解的志愿精神就是奉献,无偿地为他人提供帮助的精神,她认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她表示,将会以实际行动,传承志愿精神,让志愿精神永驻心间。


(责编:董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