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星期三“科技与社会”大讲堂第一期第三讲开讲

2012-11-09
单位(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星期三“科技与社会”大讲堂旨在哲学与工程,科技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具有哲学思维能力的新一代工程师和工程管理者。大讲堂的举办,是我校协同推进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是继承与发扬我校“工程师的摇篮”的校园精神与育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2012年1031日晚7时许,由研究生工作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星期三“科技与社会”大讲堂在逸夫楼107如期与大家见面。本周大讲堂特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伟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为我校师生带来《工程技术的伦理问题》的精彩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段晓芳主持专题报告。


“何谓工程技术的伦理?”,简单一问,引人深思。朱葆伟研究员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经历,特别是从事《哲学研究》编辑部常务编委的工作感悟,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为现场师生揭开了工程技术伦理的神秘面纱,并巧妙地带领大家的思维进入对工程技术伦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了解工程技术伦理,认识工程技术伦理,对工程技术伦理产生兴趣并指导自身的专业学习与实践。

整场报告,朱葆伟研究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是为什么要讲工程技术伦理学;第二是当前技术伦理学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三是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第四是技术伦理是一种实践理论。在这四个方面的详细论述中,朱葆伟研究员从多个角度入手,紧密联系中外社会现实,并且引用大量中西方的文献和官方文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非常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到在当今的科学技术时代,研究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让现场师生对工程技术产生一种强烈的直观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报告结束,同学们还纷纷上台向朱葆伟研究员请教,与之交流不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报告的成功举办彰显了“科技与社会”大讲堂的育人实效,也预示着“科技与社会”大讲堂必将成为校园精品项目之一,从而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与好评。

朱葆伟,19501月生,天津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哲学研究》编辑部常务编委、编审。1979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物理系高师班。1979年起先后在哲里木畜牧学院、天津农学院和北京农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2年起到《哲学研究》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哲学原理组组长、常务编委等职。现任《哲学研究》常务副主编、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价值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技术哲学学会、中国STS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技术伦理学、科学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观,技术哲学,过程哲学。主要著作有:《价值学大辞典》(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出版);《交往主体间性客观性》(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2);《关于技术与价值关系的两个问题》(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7)等。


(责编:邢华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