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2013-05-27
单位(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精神,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5月15日上午,由《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姚小玲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名师工作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联合主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彭庆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丽敏以及部分青年思政课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思政课专家和学者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

研讨会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彭庆红教授围绕研讨会召开的背景和《思想教育研究》杂志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讲到,《思想教育研究》杂志的发展需要兄弟院校和思政课教师等各方的通力配合和支持,杂志下一步将设置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专题栏目,进行文章的刊登。北京市“姚小玲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常务副院长姚小玲教授就工作室的运行情况以及下一步发展规划进行了介绍。她认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方法不仅要通过学习与交流来提高,而且要通过加强研究来得到提升。希望今后各兄弟高校能够加强交流与互相学习,特别感谢《思想教育研究》杂志能够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方法研究的平台。

随后,各位专家和学者就自己主持的课程进行了主题发言。北京大学的程美东教授就《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的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在通过分章备课、集体共享教学资源等途径来逐步解决。北京理工大学的李林英教授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开展情况。她讲到,该课程一直紧随新媒体的发展,以严肃游戏为辅助,开展主体性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主渠道与新媒体相结合,注重开放交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刘丽敏博士以“情、理、意、学”的四重奏为主题,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突破“求知倦怠”、“审美疲劳”和“历史虚无主义”,实现感染性、主体性、趣味性教学的教改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吕文林教授从师资队伍的建设、改革目标、分段考核、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情况。首都师范大学黄延敏博士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存在的问题和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惑进行了分析,重点提出如何从知识体系上升为价值体系的议题,并就课程、教师、教学方法三个维度来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了论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彭付芝副教授介绍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的改革情况。她讲到,该课程一直依托“姚小玲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名师工作室”进行教学改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教学团队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取得了多项教改成果并向全市高校推广。

会上,现场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自由研讨。大家一致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交流与分享提供了平台,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优化、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此次会议对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编:李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