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也努力在校园中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此,我校举办了“我爱我师——我心中最优秀的老师”年度评选活动。文法学院张健老师凭借他渊博的学识和令人钦佩的师德当选本年度“我爱我师”公共课最受欢迎的老师。

张健老师1984年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随即来我校工作,至今已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工作了20多年,曾主编《企业文化与CIS设计》、《大学国文读本》等书。二十多年来,张老师始终秉承“对自己的教育事业负责和对自己的学生负责”的态度,以极高的热忱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奉献,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宝钢教育奖”和“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谈到教学,张老师表示,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迷人的地方,知识本来就是有结构、有层次的,教书者能寓教于乐,学习者也就能够愉悦地接受这些知识,甚至能够发现学科的精深迷人所在。正是由于张老师熟谙这一教书育人的规律,并灵活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也使张老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有了一块很尊贵的领地,并获得了许多当之无愧的荣誉和奖项。
在谈到自己所教的《大学语文》课程时,他表示,《大学语文》不是单纯为了解决阅读的字词句章,它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稳固我们的思想根基,永葆人文精神。当前很多情景现象都表明很多人欠缺人文关怀,缺乏同情心,更谈不上有像杜甫一样的社会关怀。而大学语文就是要在我们中树立正面的偶像和楷模,引领我们青年学生自我塑造和发展。
在谈到当代大学生问题时,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当代大学生最大的不足就是自律性太差。虽然我们中的很多青年学生都已经生理成年,但在心理上还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应增强自律性,从生理成年发展到心理成年。
张老师分析说:我国的既定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回顾历史:1848年,鸦片战争,中国一个世纪屈辱的历史开始;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做了主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自立;2050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民族自强的伟大复兴。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屈辱,又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现在就是奋斗的冲刺阶段,冲刺好了,下一个世纪就是中国说话算数的一个世纪。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因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家国意识,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希望我们能以张健老师振奋人的话语为号角,承担起民族大任,把握住历史机遇,勇敢向前。
2008年5月19日,汶川地震的全国哀悼日。张老师有感而发,写了两首诗。征得张老师同意,特抄录于此,权作本文结尾。
哀悼日有感
其一:先是5月12日震时,正在由周良庄返京班车上,未觉。至京即睡。次日早起回校,特9路车上听新闻播报地震详细,始悟国之多难。哀悼日,又值回京路上,感温总言多难兴邦,于车上写数句。
颓波凝云降半旗,哀山默水听鸣笛。国祚岂因天灾阻,华夏从来风云急。
其二:上诗发送许放教授,许教授回言,促使中华民族崛起,无非外来侵略和自然灾难二途。希望大灾后能够大悟,而今之哀笛,为觉醒的号角。
雪域平地起风波,圣火羞辱塞纳河。汶川震起民族志,哀笛催唱强国歌。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