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系列评选,我校“我爱我师”的结果终于揭晓。作为获选者之一的左鹏老师于2011年5月17日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左鹏老师作为今年我校“我爱我师”的获选者,自己觉得原因很简单:只是讲授的公共课听课的学生较多,影响面大。学生在毕业时回顾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会对这些课程有所记忆与感悟,因而会对其做出较好的评价。
通过采访,笔者总结出以上原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例如其独到的教学经验、认真的教学态度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等,使得左老师成为众望所归的获奖人选。谈及教学经验,左老师认为应本着换位思考的原则,从学生的思路出发,将书本上较枯燥的知识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来讲授。对于政治类的知识,首先自己要有真诚的信仰,然后才能在讲授过程中去感染学生们,促进他们接受这些知识。对于比较晦涩的理论知识,则要通过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来讲授,将抽象的道理介绍给学生,即将高层次的理论还原到低层次的社会生活中,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
左老师认为教学和科研乃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教学是项体力活,尽管通过多年的授课对所讲授的知识很熟悉,但仍需要通过不断充电学习来完善教学,而做科研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一方面,通过发表文章来完善成果。另一方面,不断思考,通过平时关注的网络舆情等前沿话题,从不同角度参考,对社会现象有所反应。这样认真的教学态度,赢得学生一致的好评。就在采访的前后,左老师都在忙着批改学生作业,不难从中窥见一斑。
左老师为人谦逊随和,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受学生爱戴。只要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寻求帮助的,老师都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
采访的最后,左老师对我校文科学生提出三点建议:一、平时要多读书,不要只背英语单词和与考试相关的比较实用的东西。而应通过多阅读文、史、哲类书籍,这些看似表面无用的知识来给自己打下深厚根基。毕竟文科生在本科生阶段不要有太强的专业意识,而应尽可能的去获取广博的知识。二、提高写作能力,材料的组织和句子的表达能力等都需要改进。由于学生平时写东西少,导致这方面急需加强。三、勤学好问,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将想法表达出来。即使在本科阶段,亦希望我校会出现有研究潜能的学生。
通过此次专访报道,希望学生们在进一步领略左老师的风采的同时,对于在大学的学习会有更多的思考和规划。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