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计通学院参加颐和园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跟随项目负责人来到了颐和园东宫门进行颐和园指路方面的相关培训。在颐和园连续指路八年的高队长向志愿者们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指路故事,平凡而质朴的语言将寒冷驱散,天气虽冷,人心亦暖,志愿,是一个不论何时被提起都触动人心的话题。
来到颐和园,高队长亲切热情的欢迎了大家。之后,她首先向志愿者们讲述了这些年在颐和园做志愿服务的经历。当初颐和园指路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寥寥数人,惨淡的情形让队里的人感到难过和失落,曾几次有放弃的念头,而高队长却坚信,不论怎样也要将这里的志愿服务进行下去,不管再艰难也不能放弃。凭借着这种执着和坚持,颐和园指路队一天天的壮大了起来,由原来的几个人成长为现如今包含几百人,十多个来自社会各界不同团体的大队伍。这种成长,绝不是偶然,是高队长更是所有志愿者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是对一次次的学习与实践的证明。高队说,当时,队伍里的十二名志愿者都不会说英语,当有外国人前来问问题的时候情形往往十分尴尬,后来,高队带领大家一同学习英语,甚至有一名72岁高龄的志愿者也加入到了英语学习的队伍中,这种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前来问路的外国友人往往被志愿者们的志愿精神打动,连声说谢谢,甚至会充满敬意的向志愿者们鞠上一躬。此时大家意识到来颐和园指路队,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我校,不仅仅是北京市,而是代表中国,代表整个国家的形象。志愿虽小,但意义犹大,认真对待每一次志愿服务是对每个志愿者最基本的要求。
在接下来的讲解中,高队具体又介绍了指路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具体事项,这种规范严苛的要求绝不是出于个人考虑,而是出于对所做的工作,所代表的形象的负责。热情指路,微笑指路,规范指路,每一点的考虑都细致入微,都经过了仔细思量,这种认真严肃的态度,也是每个志愿者应该学习的一部分内容。最后,高队带领大家参观了东宫门周围的建筑,并做了详细的介绍,高队说,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熟悉颐和园周围的环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高队长的专注影响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培训过后有十几名志愿者自愿留下来体验第一次在颐和园的志愿服务工作。
一路走来,高队长见证了在颐和园指路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是那些受到帮助的人所给与的,而每一份小小的感动都被高队长深深的记在了心里,侃侃而谈,都是欣喜与暖暖的爱,简单的话语胜似透过雾霾的光芒,一缕渗入人心,一缕触动人情。有一种志愿情叫暖心,唯有体悟,才感真情,志愿的意义远不能用语言来说明。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