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计通职协和学院本12级第一党支部联合承办的计通求职大讲堂第一讲“如何让简历成为求职利器”在逸夫楼402成功举办。本期的主讲人是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职业心理学专家、《职来职往》特邀嘉宾董一鸣老师。

换位思考,知己知彼
讲座一开始,董一鸣老师就让同学们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去思考如何描述候选人的问题。并且对企业招聘人才关注点以及HR对简历的好恶进行整体体的概述。通过介绍SWOT(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分析方法,并要求同学们列出自己的5项特质和优点并排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个人品牌,从而能够在简历的制作上更好地扬长避短。

沙里淘金,抓关键词
简历筛选分为客观筛选和主观筛选。客观筛选由招聘系统进行机器匹配,淘汰硬件不符合的。其中,董老师特别提出了几个注意事项:1.细节填写全面2.关键词一定要写出来3.亮点突出。在几十秒看一份简历的主观筛选上,董女士强调要把重点放在实习经历、项目经验等方面。为同学们之后的简历撰写提供了整体方向。

扬长避短、事实说话
接下来,董老师根据——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用词精准、注意细节这4个好简历的特征,详细地讲解了简历包含的各项内容。包括:个人信息、求职意向、教育背景、实习经验、职业技能及自我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真实、相关、独特、简洁4项简历撰写的原则。教会同学们用关键词、行为词、数据、结果为自己“说话”。其中,董老师认为:双学位等教育经历,现代企业并不是很看重,所以同学们不必过于执着这方面的经历。在薪酬要求方面,董老师不建议同学们将其写在简历上,因为这个会影响到企业对你的自我认知能力的评价。如此详细的讲解,让同学们学会扬长避短,从而在简历实战中得到更好的效果。

规避雷区、分类讨论
董老师举例说明了简历制作的一些禁忌和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其中特别说到了简历中的字体与版式排列,建议同学们不要为了突出自己而标新立异。并且用一张表格清晰明确地列出了国企与外企对应聘者在各方面的不同要求,非常具有实用价值。让不同志愿的同学都能在简历撰写上有一定的收获。
讲座的最后,董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很多很有帮助的意见。其中一位女同学提到了现代企业对于女员工的歧视依然存在,针对这个问题请教董女士的看法。董老师说:“像这样的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是走不远的,是得不到大发展的,那不如不要委屈自己迎合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地方才能保留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才能有好的发展。”可见,求职道路上我们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拓眼界才能拿到心仪的offer。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简历撰写的各种注意事项,同时还不忘提醒同学们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让北科计通学子的简历成为求职利器,从真正意义上助力大学生就业。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