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计通职协和学院本12级第一党支部继续邀请到了人力资源专家董一鸣老师为我院学生带来计通求职大讲堂第二讲——“如何通过面试找到好工作”。

双向选择,匹配为上
求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去迎合企业的要求,而忽略了自身对岗位的要求。如何选择出你的最佳雇主?如何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岗位?这些问题看似与面试无关,实际上问的是如何快速得与企业之间达成共识、拿下offer的根本大计。董老师认为我们应该从企业文化、品牌实力、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四个方面综合地去考察备选的企业,从职业、组织、任务、团队、个性这五点寻找企业中适合自己的岗位。其中,性格占的比重比较大,由此,董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寻找岗位之前可以做一些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和大五人格测试,方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便在择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追本溯源,逐个击破
一切恐惧来源于未知。我们之所以对面试如此的紧张是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些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样的意图。而在本次讲座中,董老师就告诉我们如何读出那些企业的“潜台词”。首先,我们要明白企业关注的能力及潜能有哪些才能“投其所好”。除了常规的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董老师还特别提到了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度这一能力。她半开玩笑说:“有时候刻意套近乎还是挺有效的。”可见,学会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是求职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潜能方面,企业主要是关注4个Q——IQ认知潜能、AQ抗压潜能、EQ情绪潜能和LQ领导潜能。了解这些“潜规则”,我们就可以在把经过各种包装的面试题抽丝剥茧,读懂企业到底想要看到什么样的你,从而在面试过程中有计划地表现自己的相应才能。其间,董老师提到了一个同学们在求职面试中经常被“坑”的陷阱题——说说你有什么缺点。如今类似“我的缺点就是太过追求完美”这种话已经不是万精油了,只有诚实地说出一两点“无伤大雅”的缺点并且真诚地表示“我已经努力在改正并且目前有很大的进步了”才是良策。

“表面”文章,锦上添花
我们总是以“人丑就要多读书。”来自嘲无法活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但是实际上谁都不希望面试的过程中,自己的才华因为外貌问题而被忽略。一个整洁干净的外貌着装总是能给面试官留下干练专业的印象。除了外貌以外,面试时的行为礼仪也是很重要的。其中,董老师重点提到了一个很容易被求职者忽略的地方——微表情。例如主考官或自己讲话时注意眼神的交流;四目相对的时间里1-2秒内可以微笑等等。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细微的地方正是同学们经过准备和训练可以改进并且突出自己特色、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董老师亲切、活泼的讲座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不知不觉间收获了不少求职面试的知识,并真诚地希望以后能够多多参加如此高质量“全干货”的讲座,拓宽自己的求职道路。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