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资讯

COMPREHENSIVE NEWS

计算机与通信前沿技术名家讲坛第二十、二十一讲圆满结束

2016-03-25
单位(作者):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3月24日上午,计算机与通信前沿技术名家讲坛第二十讲、第二十一讲在我校图书馆四层报告厅举行。此次名家讲坛由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邀请了本校知名校友、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秘书长杜子德先生和澳大利亚斯文本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韩军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两场精彩学术讲座。

IMG_8974.jpg

杜子德,1982年1月毕业北京钢铁学院计算机专业,1984年7月在中科院计算所获得硕士学位,随后留所工作,从事大型计算机系统研制工作。1988年至1989年期间,他担任荷兰Twente大学访问学者。1996年他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任专职秘书长,并于1998年创建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他2004年任CCF秘书长,2005年当选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首任主席。2009年至2016年期间,他担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信息与通信委员会秘书长。他担任CCF秘书长以来,和学会同仁一起大刀阔斧地变革CCF,使CCF成为国内计算机领域最权威的学术组织,在学会的制度建设、治理架构、活力和开放性等方面,均成为全国最先进的学会之一。

韩军,软件工程领域国际知名学者。2003年至今,他任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国家智能服务合作研究中心与先进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他于1982年和1986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先后获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并于1992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曾任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副教授、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BHP等公司软件工程师、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副院长、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计算与信息技术学院研究主任。他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200多篇文章,完成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澳大利亚国家合作中心、及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资助的多项研究课题。他担任ASPEC等多个软件工程领域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或委员、多次应邀访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首先是由杜子德带来的演讲,他生动形象,使讲座全程气氛轻松愉悦。演讲开始,他以“我们是不是好学生?”这样开放式的提问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来他又幽默的提及到自己当年并不是典型的好学生,反而是一个充满活力、敢于挑战权威的激进青年。他随后便以此深入,联系社会现实,又提出了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之后,演讲话题再次回到我们大学的生活,他结合自己当年读大学的经历阐述价值观取向的问题,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充满风趣而又引人深思,让我们明白大学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学能力,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要学会独立思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

IMG_8978.jpg

接下来,杜子德讲述了毕业之后的工作经历,他由一个计算机技术达人逐步走向一个全面发展、“万金油”式的优秀人才。他在NGO从业20年,改变了CCF的发展进程,促进了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后,他又开始提供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让大家明确了自己毕业后的去向。他最后总结道,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潜能。同学们要从现在规划未来,才能创造辉煌成就。

第二场是由韩军带来的学术分享。在他的报告中,他首先介绍了软件定义的服务网络(Software Defined Service Network)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他讲道,未来是一个可以通过网络化的云实现物联网和人联网互相交互的世界。在这种环境下,软件服务是普适的,这将易于集成,能够整合形成具有特定目标的新应用程序,而且能在多租户之间共享。然而,他补充说道,在这样一个云应用程序环境下,要实现共享服务运行时随特定租户的功能与性能的变化而变化,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及其团队采用软件定义的服务网络(SDSN)来应对这一挑战问题,提出的方法通过有管理的服务网络和相关的虚拟服务网络(VSNs)实现组合式的云应用程序。研究结果表明:软件定义的服务网络是可行的,在没有引入太多运行耗时的前提下表现了良好的效果。

IMG_8996.jpg

演讲结束,同学们积极踊跃的提问,均一一得到解答与指导,现场洋溢着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思想碰撞的火花点亮了整个会场。至此,此次名家讲坛活动在一片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责编:杨耀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