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书乐,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电信12班学生,中共党员,已免试推荐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大学期间,他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电脑鼠走迷宫大赛北京市二等奖及校内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大赛三等奖等多项竞赛奖项。大学四年,他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民奖学金、新生奖学金、校级优秀三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诸多荣誉。此外,他还曾担任计通学院体育部副部长、班级团支部书记等职务。

专注学习,脚踏实地
“配得上自己的野心,不辜负所受的苦难。”这句话一直是他的人生信条。在进入大学后,深知不能辜负九年寒窗苦,也不断拿“野心”自我激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他在学习上始终保持着认真严谨、不骄不躁的态度,从未有所懈怠。他认为,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学习习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大同小异的。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他非常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准时起床,上课从不迟到,认真听老师讲解,课后按时按量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并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图书馆、机电楼、逸夫地下室,都能看见他认真自习的身影。当然,有时在学习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难,但是,这只会促使他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去钻研、去挑战自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这样的刻苦学习和努力拼搏,让他能在各项成绩评比中跻身前列(大学四年成绩排名专业第一,专业主干课目几乎全优)。
竞赛实践,拓宽视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总是不会放过“将知识化为力量”的机会。也许在论文、项目方面不突出,但相对而言,他更享受以知识为武装、与别人较量的快感。
他深知无论科研还是工作,对英语能力的要求都很高,自己也不仅仅满足于高分通过四六级考试,大二的他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凭借充足的准备和扎实的英语基础,最终获得全国三等奖。
大三开始,他渐渐发觉纯粹的理论积累未免有些单调甚至乏味,凭借对嵌入式的兴趣,他不断寻找专业知识的用武之地。于是,他报名加入了学校优秀的电脑鼠团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第一次体会到科技竞赛的艰辛与魅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队期间,他跟随团队参加了电脑鼠校级和北京市的比赛,各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大三下学期,他没有停歇“爱折腾”的脚步。有了从电脑鼠比赛里积累下来的经验,他再次挑战自己,牵头组队参加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校内赛。为期三个月的赛程,担任团队队长的他,凡事做到亲力亲为。在独自负责机器人硬件搭接和程序编写的同时,他还全程陪同队内机械学院的学弟一起完成机械部分的制作。虽然,最终三等奖的成绩略有遗憾,但他却对团队精神的认识更为深刻,对投身科技事业的信念也更为坚定。
学生工作,服务他人
除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外,作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电信人,曹书乐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
起初,他并不是擅长协调沟通、组织交流的性格。他从班级体育委员做起,认真负责地组织每天早晨的班级早操活动,自己慢慢融入集体的同时,也为班级赢得了“早操先进集体”的荣誉。
大二时,他一面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积极组织班级推优大会和每期的团日活动;一面还担任学院的体育部副部长,从参与策划组织13级早操、新生运动会、校运动会、各类球赛等活动中,明白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责任。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受到了老师同学的好评,并获得“先进工作个人”的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在投身学习科研的同时,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也为了回报社会,曹书乐还积极参加了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温暖衣冬”志愿服务,他给他人送去寒冬里的温暖;北京青商会周年庆典志愿服务,他在烈日下不厌其烦地指路;“红色1+1”党支部活动,他在社区给长辈们耐心讲解电脑知识;APEC会议期间,他作为平方志愿者,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获得“北科大优秀志愿者”的称号。
“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平坦还是崎岖,是激越还是平淡,我都要去不断尝试,不断超越自我。”如今,大四的他即将离开母校,继续前行。相信这位永远向着前方的小伙子,会一直保持现在这样的斗志,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责编:吴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