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新闻网7月10日电(通讯员 朱锐)近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导师赋能・研创未来:研究生培养质量双提升计划(第一期)-导师篇”专题培训会,院长马飞,副院长张建华、孙朝阳以及40余位研究生导师及青年教师参会。
孙朝阳围绕新时代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导师核心职责与学术能力提升等主题展开分享,详细阐述了研究生培养要求与目标、研究生导师的核心职责、研究生全过程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相关要求。他强调,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差异,硕士生需具备“搞懂并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博士生应将基础理论固化为“大脑内存”,形成自主科研的底层能力。
培训会尾声,青年教师提问交流环节气氛热烈,老师们围绕研究生指导中的实际困惑踊跃发问。问题既有“新开辟的研究方向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入门开展科研”的路径困惑,也涉及“同一课题中如何划分自身预研与学生研究的边界”“预研成果推进到何种程度交付学生更适宜”等细节把控问题。针对这些聚焦实践的疑问,孙朝阳结合自身多年指导经验,逐一给出细致解答,让在场青年教师深受启发。
马飞在总结时强调,青年教师与所培养的学生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共同体。他指出,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项目硕导、项目博导、特聘副教授硕导认定等多元发展路径,为青年教师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铺路搭桥,全方位助力其在导师岗位上施展才能、成长进阶,并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探索如何成长为优秀导师。针对不同阶段发展,他建议,青年教师在讲师阶段应筑牢基础,注重学术传承与积累;在副教授阶段需立足校学科特色,打破壁垒开展交叉研究,在融合创新中产出标志性成果。他表示,青年教师要沉下心来,甘于寂寞深耕科研,在潜心育人与学术探索中实现师生双向成长。

培训结束后,参会导师普遍表示,培训内容兼具政策高度与实践温度,特别是“三阶段训练法”“课题分工策略”等工具化方法,有效解决了培养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本次培训不仅夯实了导师队伍的理论基础,更搭建了经验交流的平台,为后续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研究生培养质量双提升计划”的深入推进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摄影:机械工程学院)
(责编:付云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