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党校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党校学员更好的了解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坚定党校学员爱党、爱国的决心与信念,机械工程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晚组织学生业余党校学员在机电楼106重温了红色经典影片《紫日》。
《紫日》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此次活动受到了广大党校学员的喜爱,影片结束后,一时间《紫日》成为同学们热议的焦点,同学们纷纷在人人网和微博等网页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百余名同学发表了深刻的评论:
王雪君同学说:“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是巨大的,影片开头就用数百辆苏联红军的坦克与垂死挣扎的日本关东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坦克大战直接体现出来战争的惨烈。而影片中三人在穿越林区是的心理变化更是侧面体现出战争对人们心灵的伤害。三人刚开始处于敌对状态,为了能在林区活下去他们甚至想过杀死对方,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也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至今仍记得杨玉福的老母亲被杀时的场景,杨红了双眼怒吼着,而他的母亲坚定的神情,一静一动的对比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心。战争带来的伤痛并不仅仅是一方的,日本军方扭曲了孩子们的思想,那名杀了杨的母亲的日本新兵也并不是以杀人为乐的,面对被绑在柱子上的老人,他的刺刀也在颤抖,即使挨了军官的耳光后依然无法下手,虽然最后仍将刺刀扎进了老人的胸膛,却更多的是一种悲伤的宣泄,一种对命运的无奈。”
费振南同学说:“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母亲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母亲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杨的母亲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杨的母亲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张杰同学说:“当电影中反反复复重复的八音盒的纯洁的音乐想起时,看到秋叶子像纯真孩童一样笑时,那种强烈的反差,让我直面到了军国主义的可怕。战争史永远是沉痛的历史,无论对哪个国家而言,也会造就无法抹去的阴影。战争只要发生,对于人民来说,就根本没有“战胜国”,有的只是亲人离散,土地沦陷。”
高浩强同学说:“秋叶子曾说:这一切终于都过去了。杨愤怒地吼死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过去了?的确这一切并没有过去,还是有人没有承认那段历史,手上沾满鲜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庙社中,无辜的人们的冤魂在博物馆中哭泣。停止对战争的崇拜吧!低头认错并不是耻辱,而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梁宇潇同学说:“人心都是向善的,若果不是这样,片中的老杨和娜佳,早成了秋叶子的枪下之鬼。他们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只有彼此帮助,才能走出困境,而在这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纯洁的爱意,才是人类感人至深的灵魂。”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