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主页 新闻投稿
  • 首页

  • 头条新闻

  • 北科资讯

    综合新闻 合作交流 思政教育 大学文化 校友动态 学院资讯
  • 教研在线

  • 媒体北科

    媒体北科 媒体视界
  • 专题推荐

  • 北科人物

  • 视听空间

    图说北科 北科影像 北科校报 在线广播
  • 北科融媒

  • 联系我们

北科主页
  • 首页
  • 头条新闻
  • 北科资讯
  • 教研在线
  • 媒体北科
  • 专题推荐
  • 北科人物
  • 视听空间
  • 北科融媒
  • 联系我们

媒体北科

北科新闻 > 媒体北科 > 媒体北科

  • 本周高校扎堆迎新

    本报讯(记者 王晓芸)昨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在该校沙河校区体育馆举行,3841名本科新生正式入校。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北航飞行学院迎来首批20名女飞行学员,她们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三省市,将在北航开始为期4年的大学生涯,按照北航飞行学院常规飞行员培养模式培养,毕业后将进入国航“效力”。 除了北航,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2016-08-27

  • 水立方将搭建可拆卸冰场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 见习记者 蒋若静 雷若彤)2022年冬奥会25个场馆建设将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并对赛后利用提前规划,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冬奥场馆建设、使用和赛后利用整个阶段。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冬奥组委获悉,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场馆将再次服务冬奥会。水立方将搭建可拆卸冰场,作为冰壶场地的改造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赛后水立方将在冰水两种活动场地之间自...

    2016-08-26

  • 水立方冬奥变"冰立方"

    市民在水立方内嬉水纳凉。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8年,北京奥运会共使用了31个场馆,其中12个为新建、11个改建,还有8个是临时建筑。8年过去,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是否充分?如今又是否面临运营困境?日前,北京冬奥组委给出了答案,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总体良好,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场馆综合利用率较高。2022年冬奥会“水立方”将变身“冰立方”,目前正在推进冰壶比赛场地改造设计。还有部分场馆归属高校,目前...

    2016-08-22

  • 香港青年北上交流感触深

    “如果你是故宫的管理者,怎么能更好地发展旅游项目?”这是参加2016京港青年伙伴训练营的香港青年游览故宫时接到的“创业任务”。今年夏天,香港青年北上实习交流的身影出现在祖国内地的许多地方,他们年轻的脚步跨过珠江、跨过长江、跨过黄河,他们带着求知的渴望走进文博机构、走进创业园区、走进知名企业,他们亲身感受着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盛夏”,也热切地发现着关系自身未来前途的“热土”,更体认到个体与国家的深刻联结。改...

    2016-08-19

  • 北科大学生社会实践 为一个没落行业留下印记 拜师“棒棒”追寻重庆记忆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在山城重庆,有这样一群人,肩上的一米长竹棒是他们的身份标识;而在距离重庆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有一群天之骄子。这个暑假,这两个人群产生了交集——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18名大一学生拜师“棒棒”,追寻重庆记忆,为这个没落行业留下珍贵记录。据介绍,今年6月,来自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的谌能杰在策划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时,想到了自己家乡重庆的街头一景:山城重庆因为出门就爬坡的地形,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棒棒军。这...

    2016-08-19

  • 葛红林与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举行会谈

    8月15日,中铝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赴北京科技大学与该校校长张欣欣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讨,达成多项共识。中铝公司党组成员刘祥民,中铝公司总经理助理丁海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胡正寰、谢建新等陪同会谈。葛红林表示,北京科技大学在冶金、材料、矿业等领域科研实力雄厚,长期以来为中铝公司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提供了大力支持。双...

    2016-08-17

  • 北科大师生昨日送别老校长王润

    本报讯(记者 王晓芸 见习记者 蒋若静)昨日,北京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我国著名金属材料学家王润的遗体告别仪式在306医院遗体告别厅举行。北京科技大学校领导、部分师生、教育界人士等自发前来为王润送行。王润今年7月29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据其遗愿,他的遗体将无偿捐献给北大医学部用于教学和科研。在告别仪式现场,上午9点不到,就已经有百余名科大师生前来为老校长吊唁送行。前来吊唁的师生...

    2016-08-03

  •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关爱艾滋病患者

    北京科技大学“艾在阳光下”社会实践团于2016年7月奔赴全国唯一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患儿的全日制学校——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艾在阳光下”社会实践团成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和艾滋病患儿近距离相处告诉大家艾滋病并不可怕,为艾滋病反歧视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关爱艾滋病患者11岁的张明和10岁的王晨坤是红丝带学校的学生,跟同龄人相同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希望能有伙伴的陪伴。...

    2016-08-03

首页上页1...312313314315316...405下页尾页 第/405页 跳转

最新阅读

/ 更多
  • 肥胖说拜拜:一所高校的燃脂计划

    2025-06-24

  • 师生共创!北京科技大学推出原创毕业歌曲MV《再见,再见》

    2025-06-19

  • 专业上“新”了 人才缺口待补 “绿领”生力军培养开启

    2025-06-18

  • 专业上“新”了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点“绿”成金的“碳圈”新玩家

    2025-06-18

  • 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已全面落地 开门研发 共享使用 让专利变红利

    2025-06-18

  • 北京科技大学开展 “低碳向未来”活动

    2025-06-13

  • 好消息!在京多家高校游泳场馆暑期对外开放

    2025-06-12

  • 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第二届“低碳向未来”节能环保文化节

    2025-06-12

  • 京事儿|北京科技大学开设燃脂训练营课程?减重可赢500元!

    2025-06-11

  • 科学报国正当时|材料研发居然能“开倍速”?这个新专业有点酷!

    2025-06-11

快速链接
  • 迎新网
  • 公派研究生
  • 心理咨询在线
  • 博士后流动站
  • 校友会
  • 天工大厦
  • 平安校园
  • 学术期刊
媒体链接
  • 中国青年报
  • 光明网
  • 央视网
  • 人民日报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新华网
  • 北京考试报
  • 科学网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