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进一步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师生校园生活体验,学校于近日正式上线“校园电子地图”(map.ustb.edu.cn)。该系统以“科技赋能校园、智慧点亮生活”为核心理念,集成多校区全景、校内导航、生活服务、文化景观VR体验等功能,成为师生探索校园、外界了解北科文化的重要窗口。
初心:从“问路难”,到“一图通”
“跨校区上课教学楼怎么走?”“校内业务办理如何规划路线?”——这些曾困扰师生的日常生活痛点,如今通过电子地图系统迎刃而解。该系统集成精确GIS地理信息,旨在解决传统校园导览信息分散、数据更新滞后等难题,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有广度、有精度、有温度的校园服务新生态,让师生的每一程校园穿梭,都满载效率与热爱。
实践:三重维度构建校园服务新生态
校区轻点秒切换,覆盖有“广度”。系统全面覆盖校本部、管庄校区、昌平创新园区、顺德创新学院、西三旗校区5大校区地理信息,支持“一键切换”校区视图。无论是新生报到、跨校区授课,还是实验室协作,用户均可实时掌握各校区楼宇、道路及设施动态,实现“指尖轻点,全域通达”。
导航规划更智能,点位有“精度”。依托高精度定位技术,系统标注校内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等140余栋建筑、70余个部门机构点位,针对跨校区通勤、跨楼宇递送等高频场景,集成移动端实时路径规划功能,业务办理、文件递交,轻松抵达,不走弯路。
服务与文化共生,生活有“温度”。除基础导览外,系统深度融入生活设施服务与校园文化场景。充电桩、AED(体外自动除颤器)、快递柜、公共活动场地,平台涵盖16类生活设施信息,汇集全方位校园服务,承载师生便捷生活。更有校园文化景观VR实景体验,从主楼的宏伟壮观到银杏大道的金秋落叶,实用功能与人文情怀在这里有机结合。足不出户沉浸式体验校园地标,感受“科技与诗意并存”的北科魅力。
创新:师生共建,同绘北科校园
系统采用“师生共建”机制,鼓励师生通过内置反馈通道提交信息修正建议。同时,后台采用“线下复核,即时修改”落地方案,针对校园新变化与点位偏差进行实地核对,保证数据有效更新。让地图系统不仅是服务工具,更是师生共同塑造的校园名片。
展望:从“校园服务助手”到“校区建设中枢”
“电子地图系统将从校园生活服务助手,进一步成长为校区建设的智慧中枢。”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以电子地图为数字底座,推动校园服务向智慧化校区建设纵深拓展,探索地理信息与前沿技术在校区建设管理中的创新应用。融合物联网与BIM技术,实现校园管线、电子网络的三维可视化管控;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对大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进行动态跟踪,打造资产管理全新模式;对接校园安防系统,实现校园周界防护、消防通道监控等安防场景的可视化指挥。为校区建设数字化转型,输出可复制的“北科经验”,进一步助推我校雄安新校区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智慧化管理。

校园电子地图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