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 钢铁摇篮

——老校长杨天钧的回忆(节选)

2024-06-05
单位(作者):

摇篮花絮

1960年高中毕业,我有幸考入北京钢铁学院这座“钢铁摇篮”。

估计可能是考试成绩尚可,刚进校就被挑选担任留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第一位是古巴留学生额尔南德斯,在北大学完一学期中文之后到我校,只待了不到一学期因病退学了。第二位是来自蒙古国年过三十岁的东嘎尔业基勒,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操一口流利的中文,俄文也十分了得。据说曾任泽登巴尔总理的中文翻译,此前是一位蒙古报社的社长。他计划在我校学成之后,能够成为我国援蒙钢铁企业的领导人……但是这份辅导员的任务不太轻松,让我头皮发麻的是,这位“中蒙俄-语言大师”,“数理化”基础太差,好在自幼我已练就了快速记录的本领,可以在自己课堂笔记之余,帮他记下授课的要点,时时帮他补充入门知识。有趣的是,互相学习也会相得益彰。我年轻时十分喜欢戈宝权编辑的《普希金文集》,一些精彩的篇章反复阅读,其中的许多小诗,东嘎尔和我一起中俄互译,加深了理解,也增加了许多阅读的乐趣。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大海》等等名篇,至今记忆犹新。后来由于国际形势变化,三年级他就退学了。我们专业那时还有印尼留学生苏扎米格,越南留学生裴士、阮中正,在学校二斋,洋溢着各国同学互相帮助的友好气氛。

当年由北洋大学、交通大学等6所国内知名学府矿冶学科合并组建清华大学钢铁学院,后来搬到北郊满井村,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大潮中应运而生,这里洋溢着崇高的学府精神。

五年的课程学习,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大学物理”课。一年级下学期学到光学和电磁学时,一位看起来稍稍年长、个子不高,但是步态稳健、精神矍铄的女老师走上讲台。二百多人的阶梯教室鸦雀无声,我们静心倾听顾静薇教授(1900-1983)讲课,江浙口音的普通话,给我们讲授光、电、热能、磁能的课程。后来才知道,顾老师上世纪二十年代考取留美公费,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丹尼森教授(D.M.Dennison),在低温物理学和光谱学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顾老师是从美国回来、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也曾和吴健雄教授有过多年交集,有这样优秀的老师指教,三生有幸!

钢院有着光荣的体育传统,在全国和北京高校运动会上屡创佳绩,群众体育活动也十分了得。我们班同学到鞍钢实习,几位同学以短跑、接力、跳高、跳远等项目,配合炼铁厂拿到了公司的田径冠军。当年的体育课是楼大鹏教授任教,他从小在英国长大,我校机械系毕业,大学期间是一名优秀跨栏选手,曾打破男子200米低栏全国纪录。楼老师面容俊秀,步履轻盈,同学们私下开玩笑戏曰:楼老师腿上每块肌肉都会帮他健步如飞!大操场的体育课趣味盎然,从准备活动开始,进行田径基本动作的训练,辅以分组训练及游戏。后来知道楼老师兼有出色的英语水平,调往国家体委工作后,参与了中国“乒乓外交”的破冰之旅,在两次申奥中,均出任北京奥申委体育主任。他作为田径运动健将,还曾出任中国田联主席和国际田联副主席。

进入毕业实习时,指导教师晏伟教授是湖南人,解放前从重庆大学毕业。有一天约我,一起去拜访我校图书馆馆长胡庶华教授(1886-1968)。此前已经知道胡教授原为清朝秀才,早年公费留学德国,荣获柏林工业大学冶金博士学位,曾任国内西北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校校长,在高等教育界声名卓著。其时,胡教授年事已高,但依然面色红润,一口湖南乡音,说起马寅初先生也是北洋大学矿冶出身,说起冶金工业的发展,交口称赞德国基础理论研究扎实云云……这天胡教授兴致很高,又说起当年治校的往事,晏伟老师喃喃低吟:“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之湖南大学校歌,客厅中仿佛吹来了洞庭湖的微风,我们两湖出生的三辈矿冶从业者相视而笑。

初涉专业

学校有一批学术精湛的老师,专业课老师尤其出类拔萃。主讲炼铁学原理部分的杨永宜教授(1923-1987),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著名冶金学家,在“高炉过程控制”“高炉悬料力学”“碱金属循环”以及“高炉燃料喷吹”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在国际冶金学界享有盛誉。记得1960年刚刚入学,在北京沙河铁厂小高炉劳动实习,杨先生一堂“高炉辩证法”的讲课,为我们揭开了高炉“黑箱”的面纱。而后专业课中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的学习,进一步奠定了我们日后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基础。

为迎接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在杨永宜教授主持下,北京钢铁学院三卷本的《炼铁学》专著问世;随后东北工学院由杜鹤桂教授领衔的《现代炼铁学》上下册出版,这是标志中国炼铁工业发展的两本大书,学界至今仍然奉为经典。

担任《专业炼铁学》原料部分教学的孔令坛教授(1932-2016),早年是东北工学院苏联专家肖米克的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精湛的实验技术,孔老师在炼铁炉料结构、球团矿技术以及转底炉等非高炉技术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他与加拿大McMaster大学卢维高教授合作,在国际交流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者。课堂上逻辑严密,深入浅出,略带胶东口音的普通话慢条斯理,新年联欢晚会上也能说上一段山东快书……孔老师长期出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秘书长,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担任《专业炼铁学》设备部分教学的刘述临教授(1932-2006),是1954年我校首届毕业生,他知识渊博,俄文英文俱佳,对于高炉炉型、热风炉结构、冷却系统、装料设备,乃至钢铁工业的总图布置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技术思想前瞻,那时液压技术刚刚在国内起步,他就配合设计院用于高炉炉顶装料设备,很快在企业推广。刘老师思维敏锐,时而轻言轻语,风趣幽默;时而语言犀利,慷慨陈词;授课时常以兄弟相称,深得学生敬重。“文革”之后,刘老师到瑞典皇家工学院高访,协助瑞典钢铁公司提升高炉冶炼技术,声誉鹊起。1990年,经刘老师推荐,我有幸到北欧冶金研究所(MEFOS)工作半年,成功协助完成超量富氧喷煤的工业试验,瑞典和芬兰朋友说起“中国老刘”,交口称赞!言谈中,刘老师著名的金句,诸如:“君子动口先要动手”“水是最好的耐火材料”“炼铁可以不用高炉,高炉也并非只能炼铁”……至今在行业里影响深远。

当年讲授非高炉炼铁部分的陈大受教授(1896-1977),1921年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学成归国,曾任广西矿务局总经理、云南锡业公司总工程师以及华北钢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持和参加了石景山钢铁公司的复建工作。因为陈教授浙江口音很重,怕我们上课难以听得明白,事前专门编写了图文并茂的教材。课程涉及非高炉技术以及一些有色金属知识,从原理到工艺,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眼界。陈教授胞弟陈大燮教授是著名热力工程专家(时任西安交大副校长),有一次来京开会,特意请来给我们讲课,从水力学原理入手,讲解研制大型高炉鼓风机的探索,给我们许多教益。当时还听别的老师说起,业界曾经传说:抗美援朝初期,大批物资要由火车运往前线,修复铁路的铁轨供不应求,陈教授大胆建议,“两股铁轨左右交换铺设,没有被轮子磨损的一侧得以发挥作用,铁轨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就大大缓解了支援前线的难题。

我的学习生活中,冶金系系主任林宗彩、陶少杰、周荣章教授使我印象深刻;黄务涤教授担任系主任时,我作为副手得到许多指教,受益匪浅;周取定、朱志辉、秦民生教授都是学术精湛的大家;留苏学成归国的董一诚、王筱留、杨乃伏教授也给我们许多教益。印象深刻的是,直到如今,年过90的百科全书式的王筱留教授,著作等身,讲课神采奕奕,至今依然思考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多年来的全国学术会议,他常常承担主旨报告撰稿人的重任;而且针对讨论的热点问题,他会拍案而起,登上讲台激情陈述……许多专家称赞王老师是“钢铁这台大戏中的老戏骨!”

1984年初秋亚琛与杨永宜教授合影

1985年暮春巴黎陪同杨永宜教授拜访法国钢铁协会会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