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贝壳的故事

2024-04-18
单位(作者):材90.2吴晋彬

转眼间,毕业马上30年了,借此文回忆我在北科大遇到的那些敬爱的老师们和亲爱的同学们。

1990年9月,18岁的我第一次离开家,踏入北科大的校门。宿舍是三层的尖顶老楼,叫三斋。材料系一届两个班,共51人。我们二班26人,女生6个人正好一个宿舍。青葱岁月,懵懂而生涩,转眼就到了毕业各奔东西的日子。和现在读研是大多数人的方向不同,我的大部分同学毕业后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我也回到家乡的一个研究院工作。按部就班地遵循那个时代女性的道路,恋爱、结婚,为人妻为人母。本来以为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下去了,直到单位一位稀土湿法冶金专家问我,为什么不读研究生。一番思索之后,我决定就读单位的硕士培养点内工大的研究生,师从材料学院李建国老师。李老师也是一个老北科大人,悉心指导我们这批半工半读的学生。谈到我的未来,他建议我趁热打铁,硕士毕业继续读博。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决定试一试。于是那段时间,我每晚都到家附近的大学图书馆学习。图书馆里都是年轻的学生面孔,我便假装自己是老师来备课。考试成绩出来,我有幸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回到母校做了材料学院刘国权老师的博士生。

2006年9月,离开校园12年的我,又一次踏入北科大的校园。校园熟悉又陌生,主楼、理化楼,挂满紫藤花的长廊,还是那个记忆中的校园,昔日的三层宿舍楼已经被几座高楼代替,材料系已经变成材料学院,一届学生10个班,40余人的规模。学校里到处是年轻的面孔,学生人数多了不少,和我上大学时候校园静谧的氛围不同。

34岁的“高龄”再次读书有很多困难,幸运的是我进入了一个氛围和睦进取的团队。刘老师的学识和治学态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科研,他对我严谨正规的学术训练让我在日后工作中非常受益。回想起读博时参加的一次次小组讨论会,大家针对某位同门的阶段性成果逐一提出建议。刘老师也和我们围坐一圈,但他从不直接发表意见,而是给大家极大的空间去自主思考。这对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极好的学习过程,来自不同领域的意见也能够很好地修正个人思维的片面之处。刘老师的学生们毕业后仍不时在微信群里互动,氛围和在学校时候一样。和我读博那个时间段有交集的师弟师妹们,王浩、牛犁、温莹毕业后留在北科大工作,一路优秀,在北科大继续传承“求实鼎新”的精神。

北科大,谢谢你汇聚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美好的记忆沉淀在时光长河中,变成留在岸边闪闪发光的小贝壳。我相信,这样的小贝壳还有很多,未来的岁月也会继续凝聚母校的光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