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工程教育专项课题立项的通知》,由我校高等工程师学院赵志毅教授牵头的课题“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全方位立体交互式高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批重大项目。该项目是本次全国范围内的5个重大项目之一。记者就这一课题采访了课题负责人赵志毅教授。
记者:赵教授,请您介绍一下选题背景和课题的研究价值。
赵志毅: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成员,标志着我国将与国际工程教育比肩而行。《华盛顿协议》指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核心要求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而全面的综合工程能力,使毕业生成为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端工程人才。从国家宏观战略目标来看,当前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产业发展战略举措,以及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方案,归根结底是人才发展战略,我国急需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端工程人才。在此背景下,此项课题的提出在顺应国际工程人才培养趋势,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记者:课题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赵志毅:课题将深入理解和把握复杂工程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探索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标的高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研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内涵、所应包含的能力要素指标和支撑矩阵;构建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立体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近几年高等工程师学院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的一些做法。
赵志毅:作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首批实施高校,我校秉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实践和创新”为特色,以先进、复杂的现代流程工业为背景,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懂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满足国家工业强国战略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高等工程师学院作为负责“卓越计划”实施的实体单位,保证学校培养特色得以执行,从组织架构、管理形式、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国际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
工科试验班培养机制 探索工科试验班的培养按照“工科大类招生、专业自选培养”的原则,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六个学校优势学科,设置“工科试验班”,建立了知识体系连贯、理论与应用并重、创新和工程素养引导的“本硕六年一贯制”培养体系和“书院+学院”的卓越工程师管理保障体系。按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以“夯实学科基础、注重学科交叉、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分类培养,采取“行政班+教学班+创新班”逐级设置、逐级选拔机制,坚持“基础类教育不断线、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国际化能力培养不断线、工程素质培养不断线”。学院加强数学、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生产运营管理等基础课程建设;加强设计、研究、开发类实践应用课程和创新环节;加强外语应用及国际工程交流;搭建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创新班的课程群,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
注重培养工程能力 构建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 工程实践是“卓越计划”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任务。高等工程师学院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基础,以“重心前移、搭建平台、深度参与、跟踪支持”为原则,初步构建了行业特色鲜明的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平台。
校内构建面对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E-Center),逐步完善“大工科”实践环节,建立了“4个面对、3个层次”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E-Center)。E-Center立足实践课程建设,不局限于某一专业、某一方向,以“大工业”环境中的多学科技术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创新能力,建设菜单式个性化教学体系,实现个性定制、学科交叉、分层教学的因材施教模式。平台以“大工科”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实现学科融合、综合训练。目前已形成以钢铁生产全流程、机器人综合应用、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复杂工业系统为模型的新技术教学体系,实现材料、冶金、机械、电子等工科专业在综合工程中的融合训练,激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依托校外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为学生提供师资、案例、实践岗位等贴近生产实际的优势资源;逐步实现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依托平台,从“卓越计划”学生进入企业实践阶段开始,跟踪企业实习全过程、校企指导教师全指导、掌握学生的关注点。同时加大对“卓越计划”面向企业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服务,为其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提供个人发展、继续教育、决策规划等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依托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平台提升自身水平,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