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2023-06-03
单位(作者):李洁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9月13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了修订后的《条例》。党委书记武贵龙主持专题学习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井岗作专题主讲

戴井岗从“党纪处分条例为何再修订”、“修订《条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修订后的《条例》有什么特点”、“修订后的《条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高压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讲述。

他讲到,2015年《条例》印发后,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大将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修改党章时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需要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化下来,所以根据新形势修订《条例》势在必行。

修订后的《条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条例》对管党治党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七个有之”问题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规定。此次新修订的《条例》共142条,与原《条例》相比新增11条,修改65条,整合了2条,其特点可以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来概括,即:“一个指导思想”、“两个坚决维护”、“三个重点”、“四个意识”“四种形态”、五处纪法衔接、六个从严、“七个有之”、八种典型违纪行为。《条例》通过举一反三、以案明纪,进一步明确纪律“高压线”,有助于促使广大党员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筑牢不可触碰的底线意识。

武贵龙指出,作为规范450多万党组织和8900多万党员行为的党内基础性法规,《条例》对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着重要作用。修订后的《条例》政治性更强,内容更科学,逻辑更严谨,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党中央时隔三年,再次对党纪处分条例作出修改,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的坚定决心和担当精神,向全党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加强纪律教育,学习《条例》是我们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所有校领导要带头学,并关心督促大家学;各二级党委、党支部、全体党员要认真学,入脑入心入行,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要纳入党校培训计划和教育课程持续学;要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仁树指出,党的十九大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在党章中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本次对《条例》作出修改,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党章的新规定新要求细化具体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转化为纪律要求。修订后的《条例》进一步扎紧了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特别是以党内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两个维护”,不仅是对党员思想认识上的强化,更是在政治上、纪律上的明确要求。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使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

会场学习氛围浓厚,交流研讨和谐热烈。中心组成员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修订《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将党章的新规定新要求细化具体化,切实维护了党章权威性和严肃性。修订后的《条例》针对突出问题和新型违纪行为,作出了一系列新规定,提高了纪律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高校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严守党的纪律,扎紧制度篱笆,不断增强我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凝聚力、战斗力,写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随后,武贵龙还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教育大会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和一流学科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下一步的学习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北京市的要求部署,进一步细化学习方案,按照“六个纳入”的具体要求,将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落实落细,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在理想信念教育、人才培养培育、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