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本科生“十佳导师”风采展示

2023-03-06
单位(作者):

苗胜军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全程导师培养本科生27人,指导硕士14人、博士8人、博士后1人,在学生教育教学、思想引领、未来道路规划等方面辛勤付出,为学生铺好自修终身的大学路。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防“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973”计划课题1项,横向课题1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组织申报国家级基地1个,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建设北京高校优质课程1门。

连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1年,先后承担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等4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课程考核评价名列前茅。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主编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指导大学生团队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多枚奖项。辅导本科生独立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中英文学术文章5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在AEM,AFM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其中6项实现了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实施。

郑裕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完成了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及产学研项目研究。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30余篇,多篇高被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多项;获得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多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80多名,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并指导本科生多次获得首都挑战杯科技创新特等奖、全国挑战杯铜奖等。现为国际生物材料联合会fellow,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等。

孙朝阳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金属轻量化成形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北京市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委员等。长期从事先进塑性加工理论与技术、挤压工艺与装备开发、金属轻量化成形制造的研究。主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1项,04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际合作等8项,装备预研课题6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等30余项,在IJP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7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NSFA优秀结题奖等奖励,获第七届“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

陈艳萍

数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度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19年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2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作为主要成员获2020年“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和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调和分析及其应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表SCI论文80余篇。多次担任班主任,曾获校级就业工作贡献教师奖,第十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第五届“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提名奖,作为主要成员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汪群慧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毕业生48名,硕士毕业生150名左右,其中3人获“校长奖章”,5人获校“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指导本科生获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全国大赛一等奖10项、特等奖1项;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30余次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290余篇(H因子38以上),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名科学家”榜单。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91CA

王未卿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担任校创业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专家顾问,校思创融合工作室讲习专家;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委员会理事、中国区域金融学会理事、中国金融专业金课联盟理事、北京市经济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教授金融学原理、风险投资等本科课程。研究方向主要为风险投资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运营管理等。曾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优秀实践带队教师称号、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奖、首届校研究生研师益友称号、多次获校我爱我师称号、校青年骨干人才、校师德先进个人、校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

章东辉

文法学院教授。1992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新闻发言人、机关党委书记、校纪委副书记、文法学院院长、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等。曾获得全国“青年与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贡献奖、全国千里马杯“通过SARS看民族精神与当代青年责任”征文比赛金奖、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2次)、北京市优秀团干部、国庆50周年活动筹备和组织工作嘉奖、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龙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赵秋荣

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学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教授课程如计算机辅助翻译,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机器翻译、语料库等提高翻译速度、翻译质量、进行译后编辑等。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进行访问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北京市人文社科基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金2项、中国翻译研究院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英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SRC)和香港研究局(RGC)联合资助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多篇。

杨旭

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讲3门本科生课程,主编、参编教材4部,获省部级教育教学奖励8项;个人入选校级“青年教学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并获评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等荣誉称号。作为全程导师,先后指导本科生38人,坚持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科研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关心爱护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规划成长蓝图;全程指导学生参与科创训练和学科竞赛,多次获得奖项,毕业生中多人至国内外名校深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