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恰逢学校建校71周年,由我校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钢铁工业碳中和创新论坛在我校教职工活动中心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辽宁材料实验室主任卢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王海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邵安林,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华北理工大学校长张福成;学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仁树,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建新、毛新平、岳清瑞,副校长吕昭平、张卫冬、焦树强以及各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出席活动。
会议现场
张卫冬主持会议
上午的论坛活动由张卫冬主持。论坛首先播放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总结视频,介绍了学校建校70余年来,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精神,培养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历史,表达了学校继续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
武贵龙致辞
武贵龙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感谢大家对学校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及促进碳中和相关研究的具体举措和主要成果。
干勇讲话
干勇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与学校的诸多渊源,并表达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的深切感触。他鼓励学校今后继续在钢铁工业碳中和领域中贡献力量。
姜维讲话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代表钢铁工业协会对我校在钢铁工业中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相信学校在未来国家“双碳”战略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志祥讲话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祥回忆了他在学校建校50周年时带队来校参观的情景,对学校这些年来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表示赞赏。他认为,这些人才力量将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谢俊勇讲话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俊勇感谢了母校的培养,他坚信母校会向钢铁工业输送更多具备碳中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卢柯和杨仁树分别代表辽宁材料实验室和学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校在新材料研发和钢铁工业的碳中和领域将会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卢柯作报告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卢柯院士以“金属中的一种新型亚稳结构--受限晶体 Schwarz crystal”为题,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通过改变晶粒尺寸和界面结构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机理,从而促进材料更高效的利用,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终达到更低的环境影响。
聂祚仁院士报告(刘宇教授代讲)
聂祚仁院士的报告(由刘宇教授代讲)针对不同行业对碳达峰的贡献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近期及中远期目标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预测。
毛新平作报告
毛新平院士聚焦钢铁工业碳中和,对积极推进稳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针对废钢利用等有助于钢铁工业碳中和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展望。
下午的论坛报告活动由我校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侯新梅教授主持。
张福明作报告
首钢集团一级科学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福明讲述了面向碳中和未来发展,炼铁系统应如何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如何持续推进低碳节能技术和工艺创新。
范铁军作报告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从正确认识中国钢铁发展、双碳目标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钢铁低碳转型路径、当前行业热点问题及高质量发展格局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杨斌作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报告了有色金属冶金过程与铁资源的协同利用,促进有色金属冶金行业与钢铁冶金行业的协同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新途径。
李红霞作报告
宝武集团首席科学家、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红霞系统介绍了其在多种冶金炉衬、滑板、浸入式水口用耐火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并阐述了耐火材料对钢铁工业低碳化的重要作用。
朱苗勇作报告
东北大学教授朱苗勇阐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在连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新一代高效连铸技术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朱荣作报告
我校冶金学院教授朱荣结合当前我国炼钢超低碳排放背景,探究了“碳中和”背景下寻求炼钢极限碳排路径及其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有包括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文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书记张龙强,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书记刘建辉等150多名来自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的嘉宾济济一堂,对我国钢铁行业碳中和现状和中远期前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届钢铁工业碳中和创新论坛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召开的,学校以及冶金行业全体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产教学研融合,为切实推动钢铁工业碳中和、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摄影:王占奎、曹鲁娜)
(责编:付云笛、薛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