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十七届“挑战杯”主体赛全国一等奖团队

砥砺前行坚守初心 开拓创新服务人民

2022-06-30
单位(作者):于爱华

我校路新教授指导、于爱华同学负责的《用于人体硬组织替代的高强低模仿生梯度多孔纯钛支架材料》项目在全国2.2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主体赛全国一等奖。

众所周知,钛被广泛应用于骨骼、牙齿等硬组织植入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硬组织替代钛材消耗量逐年递增。但是,我国高端钛材却仍然主要靠进口。因此,大力加强植入钛材的研发工作,是贯彻“健康中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切入点。项目聚焦提高植入体生物安全性及骨整合能力这一生物医用钛合金领域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快速熔凝过程控制产生的细晶和间隙固溶双效强化机制,制备出新型高强韧钛结构材料,所制备纯钛制件抗拉强度超过ASTM-B381锻造Ti-6Al-4V等常用硬组织替代钛合金水平,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生物安全性。以此为基础,研发了高强低模且具有良好骨整合能力的纯钛支架,对于推动钛植入体在硬组织修复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圆梦“挑战杯”在比赛中继续成长

成立团队参赛的时候,团队的成员没有想过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更希望能够通过比赛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开拓自己的视野,亲身体验大赛氛围,全面提升自己。

团队在成立初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一度陷入瓶颈,整个团队的士气比较低落。所幸的是,在路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及时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不断加深对项目的理解,深度挖掘项目的创新之处,主动发挥各自所长,丰富项目内容,完善项目策划,顺利进入市赛答辩环节。如何在5分钟之内把项目清晰地讲述给各位评委老师,团队成员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于是大家立即展开讨论,如何才能吸引评委,把最核心的内容展示出来,讲好这个故事。大家一起梳理项目逻辑,整理ppt框架,同时将拟定好的方案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大家团结协作,最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了PPT。

2021年5月,国内疫情控制较好,首都赛现场答辩在美丽的怀柔区举行,答辩人员是于爱华与侯辰锦、路劲超。各个队伍都在认真准备,在现场一遍一遍练习讲稿,来回翻看准备的答疑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成员将作品完美呈现给评委老师,并取得了首都赛特等奖的好成绩。

成功入围国赛后,对项目的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PPT的风格、内容的逻辑、文本的布局、作品说明的撰写等。由于疫情加重,原定于2021年11月初举行的国赛推迟到2022年3月底,在这近5个月时间里,在指导专家和指导老师的悉心帮助下,团队成员不断对项目进行完善,不到20页PPT和1000字的讲稿来回修改了几十次,团队成员也集思广益,准备着答疑问题。为了保持对项目的熟悉感,队长于爱华每周都会抽一早上时间对着镜子给自己讲ppt,并录音,一遍遍听回放,调整答辩时候的语调语速,以期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终于,期待许久的国赛最终答辩环节于2022年3月28日举行,路新老师和其他团队成员都在门外等候,默默地为答辩的队员加油鼓劲。队长于爱华和另外两名团队成员在会议室里面参加答辩,答辩之前心怀激动,期待能将多日的准备结果完美呈现给评委专家,虽本着学习交流的初心参加“挑战杯”比赛,但仍然希望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最终,不负重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团队报送的参赛作品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殊荣。

沉淀中升华 为梦想远航而努力

品一杯茗茶,静心回想整个“挑战杯”的参赛历程,团队获得这样的好成绩,首先与路新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从始至终她都在鼓励着队员们前行,为大家加油鼓劲,把关专业技术。当团队遇到挫折心情低落时,她总能以她过来人的经验引导大家走出低谷;当观点出现分歧时,她总能站在专业角度帮队员们理清思路,走出迷惘。正是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才能顺利完成工作,进入决赛。其次与校团委及学院领导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项目报送初期,校团委苏烜老师就以专业角度帮团队把关作品设计和材料准备,国赛备赛期间更是邀请马莹老师等多位企业专家纠错补漏,从创新创业的角度进行“点对点”指导,并和学院领导一起组织模拟路演,帮助队员们提前熟悉答辩状态。由于疫情影响国赛在线上进行,答辩时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学校和学院都大力支持,给予充足的便利,为答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当然,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自己刻苦努力,做到敢于吃苦、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尽自己所能去迎接“挑战杯”所带来的挑战。在沟通方面,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于同一个课题组,成员之间彼此熟悉,沟通交流十分方便高效;在协作方面,队长于爱华结合每位成员的能力优势将项目任务进行合理拆分,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相互信任、团结一致,虽然比赛持续时间较长,但是每位成员都凭借对创新的热爱以及对学术的不懈追求而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为自己争光,为课题组争光,为学院争光,为学校争光。

奖项虽然很重要,但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亲身体会了才能明白其中收益的珍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沉淀中升华自己,为梦想的远航不断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