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以钢铁冶金科技为主的高等学府——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当时属于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就在东四三条五号办公。
根据历史文件记载,当时中央教育部关于建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决定下发后,由重工业部钢铁局筹办此事,于1952年4月22日在钢铁局会议室召开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立大会。至此,东四三条五号成为新中国第一所钢铁摇篮的诞生地。
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西北工学院、山西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五所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钢铁局陈琅寰同志主持。
五所院校专家教授分别是下列人员:北洋大学魏寿昆、谢家兰、方正知、胡修本、张凤禄、刘国勋、崔文瑄等,唐山交通大学章守华、林宗彩、卢盛意等,西北工学院任殿元、张鑑老等,山西大学耿步蟾、郗三善等,华北大学工学院杨尚灼、童光煦、胡庶华、刘叔仪、胡振谓等。
除了以上五所院校的代表外,钢铁局方面参加的人员有:魏景昌、陈大授、康文德、吕桂彤、张桂铎等。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是我校图书馆章珠同志。这次成立大会以后,各院校有关方面的人员就集中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地下一层开始进行建校筹备工作,办公、开会、住宿均在此处。
魏景昌同志主持全面工作兼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是高瑞珍同志,当时隶属于清华大学党委领导。
1952年11月,迁到清华大学生物馆办公,这时的行政、教学机构已初具规模,教学机构设有采矿系,系主任是卢焕云。冶金系系主任是林宗彩,金相系系主任是章守华,钢铁机械系系主任杨尚灼(兼)、副主任吕桂彤。
教学行政机构设有教务处,魏寿昆是教务长,下设教务组、教学设备组,组长是周取定,李大诒。行政机构方面,魏景昌、杜若牧任副院长,院长办公室主任是郭文之,秘书是李石洋,文书是谭学道,文件收发是张昶栋、王兴仁,工友是童冬生、陈永旺等。
其它还有人事组组长李铁夫,财务组组长祝伯豪,伙食组组长李贵祥等。
1953年9月由清华大学迁入新校址办公。开始是在原学生一斋办公,1954年秋迁到教室楼办公,1956年搬到办公楼(现在的外国语学院)。
这就是老钢院从成立到现在一段令人难忘的发展历程。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作为,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抓实抓好立德树人、科教兴邦具体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