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我校获6项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

2023-12-14
单位(作者):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

12月8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公布了2023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名单,经高校申报、作品认定和专家评审环节,共评选出100个优秀青年教师社会调研项目和100个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我校推荐的6个项目全部入选。其中文法学院邢朝国、机械学院康翌婷、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勇威牵头申报的项目入选优秀示范项目(教师组),能环学院张志鹏、机械学院魏雨昕、计通学院毛裕川牵头申报的项目入选优秀示范项目(学生组)。

我校获6项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

文法学院教师邢朝国牵头申报的项目名称为“当前北京市非正规就业压力与稳就业政策优化调研”,通过对北京市八个劳务市场日结劳工的问卷调查,了解日结劳工的就业渠道和方式,评估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建议北京市就业状况例行调查工作将劳务市场日结劳工作为专门的一类劳动力进行调查。提出探索适合日结劳工群体的技能培训模式;加强对灵活用工、正规就业的劳动监管;加强日结劳工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等有效建议。

机械学院教师康翌婷牵头申报的项目名称为“北京远郊区中小学科普教育现状及需求的调研”,以北京市远郊区中小学生参与科普的“现状、态度、需求”作为调研框架,以密云区为试点,走访密云六中、聚各庄中学、密云七小等5所密云区中小学,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座谈、教学管理者深度访谈、开展科普教育试点活动等方法,总结密云区中小学对科普活动、科普内容的态度认知及其科普需求,分析当前面向北京远郊区中小学群体开展科普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提升北京远郊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路径和政策建议。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厘清北京远郊区中小学科普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资源条件、认知态度和需求方向形成有效建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勇威牵头申报的项目名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基于北京8区12镇调研”,该项目依托京华大地生动实践育人基地构建高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以高校校本红色教育基地为平台,聚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首都发展大局。立足首都北京8区12镇组建师生主题实践团开展基层调研,引导学生从寻访首都先进历史文化、参与首都基层社区治理、助力首都城乡融合发展等主题,宣传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等发展成就为首都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代首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能环学院辅导员张志鹏牵头申报的项目名称为“关于阜高营村乡村振兴的调研”,该项目聚焦于推进阜高营村的文化与乡村振兴,开展“红色血脉”文化铸魂、“书香力量”文化启智、“生态育人”文化润心和“状元摇篮”文化兴村四大主题行动。面对北京郊区的环境挑战,提出具体策略,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践行“两山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团队实践事迹被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网、中国网等近30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浏览量超过1000万。

机械学院辅导员魏雨昕牵头申报的项目名称为“打造特色文化IP扮靓乡村美好生活”,该项目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测量法、实地调查等对张家湾镇及所属村落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路径。团队依托张家湾镇深厚的运河文化、红学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打造张家湾镇特色IP,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依托该项目,学校荣获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未来设计园区北京青年设计榜优秀组织单位。

计通学院学生毛裕川牵头申报的项目名称为“传火者人工智能应用实践团”,团队参加1场交流会和名企行,2次全国科技交流会,探访10余所企业,与农大的两位教授和农科院信息化研究所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多次交流学习,并在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两篇论文。团队牢记红色使命,感悟红色精神,走过了8个省份,9座城市,24个调研地,通过科技赋能,构建全产业链信息追溯管理系统,支持15000+客户数据同步分析整理。团队代表学校接受了央视网记者的采访,相关事迹被延安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媒体报道,在公众号、微博、b站等各大媒体平台上的总浏览量达80w+。

(供图:学工部)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