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矿冶遗址综合调查”正式启动

2023-04-04
单位(作者):科技史 李辰元、蒋蒙

3月30日,我校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陈坤龙教授主持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矿冶遗址综合调查”(2022FY101500)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图片 1.png

项目启动会现场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综合处处长王祎、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信息与标准化处副处长周高亮,项目咨询咨询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兴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宋国定教授、北京大学陈建立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学校副校长闫相斌、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耿小红以及项目团队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祥锋主持。

图片 2.png

闫相斌致欢迎辞

闫相斌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致欢迎辞,对项目主管部门、推荐部门、项目咨询专家以及各参研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学校将按照项目主管单位的要求,做好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王祎讲话

王祎在讲话中指出,矿冶遗址综合调查是我国文物领域首次获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他强调,项目组要准确把握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基础性、公益性、系统性的特征,坚持问题导向,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周高亮讲话

周高亮代表项目推荐单位,对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对文物科技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项目组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围绕文物保护利用的具体场景,做好数据库建设和开放共享。同时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重视人才培养,推动文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项目咨询专家组质询

项目负责人兼课题1负责人学校陈坤龙教授、课题2负责人吉林大学王立新教授、课题3负责人西北大学先怡衡副教授、课题4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罗运兵研究员、课题5负责人李映福教授,分别就项目及课题的立项依据、研究目标、预期成果、研究方案、组织管理等进行了汇报。项目咨询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评议与质询,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并就矿冶遗址的内涵、综合调查方法、关键考核指标的完成、组织实施中的沟通协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矿冶遗址综合调查”是我国文物领域首个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推荐,我校牵头,联合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17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执行期为5年,下设5个课题,将围绕揭示我国早期金属资源开发与矿冶技术发展规律的总体目标,研究建立统一的综合调查方法与规范,在北方、西北、华中与华东、华南与西南等4个片区开展系统的田野调查和科技分析检测工作,系统掌握先秦两汉时期矿冶遗址的分布情况,获取反映矿冶生产特征的科学数据,建设矿冶遗存标本库与数据库,为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科学论据,为全国范围内矿冶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摄影:张昕瑞)

(责编:付云笛、薛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