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立体教学让思政课由外灌到内需

2018-12-10
单位(作者):北京科技大学

863316_wuy_1543891426706_b.jpg

学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作者 供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随着开场舞蹈《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精彩演绎,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党史知识竞赛在学校教职工活动中心火热开赛。这是北科大探索新媒体在思政课校园实践模式中的一种新尝试。

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具有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历来重视实践教育。近年来,学校围绕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持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思政课实践教学已由假期综合性社会实践拓展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实践教学工程建设。依托课堂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依托第二课堂的校园实践以及集中于假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各成体系,又互相补充、相互支撑,构成了整个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化体系。

课堂实践:抓重点、聚焦点、出亮点

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实现由简单化、形式化的“活动”向规范化、实践性教学转变?关键就是实践教学与思政课的教材、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在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探索中,课堂情景剧、微电影、辩论赛、社会调研成果展示等形式可自选,但是“抓重点、聚焦点、出亮点”这三项要求必不可少。

一是教学设计要与教材、教学中的重难点结合起来。在学校思政课课堂实践中,主讲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特别是列出教学重点、难点,进而遴选出适合学生实践的主题、精选出若干实践课题。“纲要”课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主题设定都是教师把关,实践活动策划创意由学生自主发挥。“我们的团队要自主查阅很多资料,角色分工、情节、台词、着装、道具等,大家反复讨论、琢磨,不知不觉中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就深化了……”化学1701班的学生李慧进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是教学要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提高针对性。“基础”课堂上,主讲教师设计了两场辩论赛,辩论话题均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而关注点则是“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德治与法治”等教材、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热点问题的辩论交锋中,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把握更准了。

三是教学中学生有出彩之处、教师有点睛之笔,要有情感温度与思想深度。“原理”课堂上,一名学生展示了自己团队制作的微电影——《纵然》,讲述了一个追星女大学生的故事,故事情节中姐妹的矛盾、意外的发生触动学生们的情感。但是,团队制作电影的感悟、教师关于“偶然与必然关系”的点评,才应是学生最深层次的感悟。

校园实践:一体化、规范化、生活化

“两张皮”现象是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难突破的瓶颈,而学校通过“一体化、规范化、生活化”的思政课校园实践教学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之间架起了桥梁。

“一体化”是按照“大德育”理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课堂、两支队伍统筹起来、协同行动。多年来,北科大形成了“教辅结合”德育模式,即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合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工程师学院辅导员杨美偲说:“每学期学生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都要召开‘教辅结合’座谈会,及时沟通信息,这种互动的形式能让工作更有的放矢,更让辅导员受益良多。”两支队伍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共同构建以“思想成长为主体、价值引领和学业引航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型主题班会体系,并创新开展“新生成长对话”活动,效果明显。

“规范化”是指通过制度化、标准化措施将思政课校园实践教学实施具体办法固定下来、延续下去,使得校园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课程组对校园实践教学有明确的主题和具体的操作方案,对人员确定、成员分工、项目名称、成果形式、考核方式做出详细说明。同时,改革思政课平时成绩评定方式方法,把学生校园实践活动纳入思政课平时成绩计算范围,将思政课平时成绩的比重由过去20%—30%提高到40%—50%,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规范使得实践教学有序开展,过程优化、标准科学化又使得思政课的实效性有所提升。

“生活化”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校园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理论认识,促进知行合一。在“基础”课教学中,主讲教师安排学生组成团队,选择资深教授、青年教师、研究生、高年级学生等不同群体,针对学习、考研、就业、出国、恋爱等生活话题进行访谈,学生反应积极、收获丰富。还有学生团队通过调研校园不文明现象,使遵守社会公德从课本、课堂进入宿舍、食堂。

社会实践:课程化、项目化、综合化

综合施教、全员参与是许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对的难题,多年的探索中,北科大摸索出“课程化、项目化、综合化”的施教途径来破解难题。

一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按正式课程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北科大早已列入必修环节,计3学分。学校教学文件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经费保障、成绩考核等一一规定,全员覆盖等问题迎刃而解。

二是社会实践按照项目化方式进行管理,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由于实行全员覆盖,每年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有4000余人、数百支团队参与。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于林民老师说:“面对如此繁重的管理任务,课程组采取‘依托网站、全程督导、五道防线’管理办法,创建了包括课程网站、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短信平台在内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与管理平台,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又优化了管理服务。”特别是依托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可完成从项目申报到报告提交、项目评奖评优等实践所有环节。在安全保障上,落实包括安全教育、购买保险等“五道安全防线”,促使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做好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在成绩评定上,由课程组组织进行暑期实践团队答辩以及实践报告评阅、综合成绩评定、优秀实践成果转化等,真正实现了项目的一条龙管理。

三是运用综合手段,着眼于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设计中,“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承担综合性实践教学功能,并组建校一级课程组统筹管理。课程组每年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学重点和时政热点,确定年度实践主题以及若干重点实践专题,并制订综合性的参考选题。以“一个主题、若干专题、多个课题”为指导,综合施教,统筹推进。 (通讯员:段晓芳)

相关链接:中国教育报

(责编:孟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