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大国钢铁”系列在人民网公开课上线

2020-11-03
单位(作者):

钢铁号称“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是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支撑产业,是承担国家产业责任的主要载体。在习近平总书记推“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指导要求下,钢铁行业如何实现“钢铁强国梦”,为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前行的呢?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人民网公开课联合推出的“大国钢铁”系列课程将为大家一一解惑。

课程介绍

第一讲 钢铁强国之梦

专家介绍:

毛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国家“2011计划”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海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低合金钢分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先进钢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初步构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制造技术体系。

主要内容:

1.钢铁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钢铁材料的特性

3.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4.钢铁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讲 中国古代近代钢铁技术史

专家介绍:

潜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技术史、工业遗产、科技与社会。

主要内容:

1.中国古代钢铁技术

2.古代钢铁与中华文明

3.中国近代钢铁工业

4.近代钢铁科技与教育

第三讲 钢铁大国的历程及规划

专家介绍:

李新创,教授级高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兼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和冶金工业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金属学会技术经济分会主任。发表过100多篇钢铁工业发展方面的文章,出版了《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钢铁转型升级之路》、《中国钢铁未来发展之路》。

主要内容:

1.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2.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3.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4.冶金规划院——值得信赖的伙伴

第四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专家介绍:

陈凌峰,博士,高级工程师,首钢京唐公司总工程师,兼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与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大电机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宝钢集团技术部工程师、宝钢股份制造部、硅钢部主任工程师、首钢迁钢公司硅钢部部长、首钢股份技术质量部副部长、首钢集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钢铁企业产品研发、一贯制工艺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制造等工作,特别是在汽车板、硅钢和镀锡板的产品研发、一贯制工艺技术开发、大数据和智能制造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经验;在其主持和带领下,首钢硅钢产品跻入世界硅钢第一梯队,成为世界第四家掌握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制造商。

主要内容: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钢铁是怎样炼好的

3.钢铁怎样炼得更好

第五讲 “钢铁摇篮”之钢铁栋梁

专家介绍:

于成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历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校友会办公室、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部(处)长。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教师工作部部长。《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副主编;全国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内容:

1.回顾发展历程

2.展现办学成就

3.品鉴大学文化

4.传承北科精神

第六讲 “钢铁摇篮”之科技贡献

专家介绍:

刘雪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高性能难加工材料短流程高效制备加工新技术与理论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材料组织性能与形状尺寸一体化控制成形”的学术思想,开辟了控温铸型连铸成形、智能化半约束塑性成形、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尺寸控制成形、金属液流快冷3D打印和纳米光催化镀表面处理等新方向,发明了若干项短流程近终形制备加工新技术新工艺,部分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解决了国民经济及国防军工中多项重大工程对特种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制品的急需,为新型战略武器、嫦娥工程、北斗卫星、大飞机和高速列车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内容:

1.北科大历史沿革

2.北科大科技概况

3.北科大领域贡献

4.北科大突出成果

第七讲 钢铁绿色可持续发展

专家介绍:

张建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炼铁过程优化控制新技术、冶金过程反应机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名誉教授。担任《ISIJ》、《Int. J. of Min. Met, Mater.》、《钢铁》、《炼铁》等期刊编委。主讲《钢铁冶金学》、《炼铁过程典型案例》等课程。

主要内容:

1.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

2.钢铁工业的生态文明建设

3.世界绿色钢铁新技术发展

4.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方向

第八讲 钢铁未来梦工厂

专家介绍:

邹玉贤,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先后在宝钢股份热轧厂、冷轧厂从事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管理工作、长期从事冷轧设备管理、技改管理和工程建设等工作,先后领导完成了冷轧2030单元综合性改造、新建了宝钢第一条自主集成的连退机组、第一条超厚超高强钢热镀锌机组、第一条镀锡板覆膜铁机组等,组织策划和实施了宝钢首台冷轧主机组无人化行车、全自动包装、全自动磨辊车间等智能化项目,组织研发并实现了冷轧各机组机器人辅助作业如自动拆捆、自动捞渣、自动撇渣、自动贴标、自动取样等新技术和智能装备,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实施了《钢铁冷轧智能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并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现任宝钢股份智慧制造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内容:

1.宝钢初识

2.关于智慧制造

3.宝钢的实践

4.思考未来

“课程思政”建设

《大国钢铁》课程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充分体现了北科大的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也符合国家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时代特点,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实践。

《大国钢铁》课程从文化视角出发,把学校学科背景、行业特色和文化渊源融汇贯穿其中,在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塑造理想人格、凸显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学校实施大学文化精品战略和发挥校史育人作用的重要一环。

课程上线|《大国钢铁》在人民网公开课开设专栏,欢迎学习交流。

原文链接:人民网

(责编:孟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