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科

MEDIA REPORT

胡正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我的毕生追求”

2019-10-23
单位(作者):方怡君

10月初的北京,刚刚褪去炎热。伫立在北京科技大学北边的一栋三层小楼,一片安静。

这是85岁的胡正寰每天都要“打卡“的地方。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胡正寰仍坚持每天亲自跟进项目,甚至参与到机器调试等一些具体事务中。

早于约定的时间,这位银发老人已在会议室等候,并备好讲解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他看来,自己从事的零件轧制技术研究工作,是不被外人熟知的小众行业。“我做的不是惊人的技术,不那么轰动。但我这个技术应用很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

大到火车、汽车的轴类零件,小到移动桌椅、窗帘中的球类零件,均有极大需求。而零件轧制技术是一种生产机器轴类、球类等零件的新技术。相比传统工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耗材,降低综合加工成本。

作为中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主要开创人,胡正寰所领导的课题组已在全国27个省市及国外推广零件轧制生产线近300条,其中18条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发投产的零件500多种,累计生产500多万吨,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前不久,胡正寰刚从行政职务上退下来。这位大半辈子耕耘在零件轧制高新技术的耄耋老人仍不愿意停下。“‘帽子’(指相关职务)摘了,但责任没法退。如何将先进的零件制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我的毕生追求。”

清华园里的“机械者”

1952年秋天,从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毕业的胡正寰,迎来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考入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钢铁机械系,成为学校建成后的首届本科生。与钢铁的缘分,在那一刻便开始结下。

当时解放后的新中国,最缺两个东西“粮食和钢铁”。跟多数选择就读钢铁机械系的同学一样,胡正寰响应国家需要,立志钢铁报国。

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由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科系组建而成,1960年正式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建校之初,学校的主体建设尚未施工完成,胡正寰不得不和其他同学一同住在清华园,与清华大学的机械系同学一起生活。

胡正寰回忆,当时的录取通知书还印着“清华大学钢铁学院”的字样,直到第二年,才搬到现在的校址满井村。

进入大学后的胡正寰,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他每天的作息极其规律——周一到周六每天赶在洗漱间使用高峰期前洗漱完毕,时常第一个来到教室进行课前预习;周日会去图书馆钻研机械知识。因为雷打不动的生活作息,胡正寰被同学称为“机械者”。

“那时一周上六天课,剩下一天我通常会去图书馆,再用半天的时间参与些体育锻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娱乐活动。”

据胡正寰回忆,当时学校办学参考苏联经验,本科第一年为理论课程学习,之后三年分别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习经历,也为胡正寰进行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研究埋下了伏笔。

将轧制技术“带到”中国

1954年的一天,20岁的胡正寰来到鞍钢无缝钢管厂进行实习,一台斜轧机引起了他的兴趣。看着钢管从运转的斜轧机中被旋转直至滚出成形,他灵机一动:可否运用相似的原理轧出更多形状的零部件?

带着这份启发与思考,胡正寰回到学校继续沉浸在冶金机械的专业知识海洋中。无巧不成书,一本苏联在莱比锡博览会上展出的一台新轧机资料,介绍了用轧制的方法生产钢球,又给胡正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命运两次向胡正寰抛来橄榄枝。他决心一试——利用这种技术生产钢球。彼时,中国加工生产钢球的方法还比较传统,靠球形模具浇铸,或是工人利用锻打机锻打成球。这类工艺生产效率低,耗材也较大,锻打也会带来较大的噪音。

很快,胡正寰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从设计图纸、制造机器、反复试验,100多天后,第一颗由轧制技术生产的钢球诞生了。胡正寰欣喜若狂,这次试验的成功,预示着我国零件轧制新工艺迈出了第一步。

胡正寰成功轧制出钢球的消息扩散开之后,不少工厂纷纷找他沟通合作。1958年,与辽宁抚顺一家机床厂合作,将斜轧钢球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是,这一次命运并没有垂青他,不久后,首次将新技术投入到大规模生产的尝试失败了。

从实验成功到投产需十几年

“钢球的成品率很低。”胡正寰分析,可能是设备不稳定,加上模具最初设计得不够好等原因导致的。

“工业生产产出百分之一的次品也属于失败。”第一次失败的尝试给胡正寰敲响了警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段时间,胡正寰埋头在实验室潜心研究。据胡正寰回忆,光是设备问题,就出现了十几次,不是轴断了,就是机架裂了,出现一个就得解决一个。

在他看来,看起来只是简单的零件生产,从前期制造轧机设备到设计模具,再到加工成品,哪怕有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导致最终生产的零件无法满足要求。秉承着“让失败在实验室里多出现,在实际生产当中尽量少出现”的原则,直到1974年包头钢铁厂斜轧球磨钢球轧机的投产,对胡正寰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成功尝试。

包头钢铁厂的大规模生产也成为我国斜轧技术上的一座里程碑。至此,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研制投产的斜轧球磨钢球生产线落成,至今已累计生产直径75mm钢球50多万吨。

这一年,距离1958年胡正寰带领学生在实验室生产出第一粒钢球,已跨越了15个春夏秋冬。

“如果中间稍微动摇了,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功。”胡正寰说。“当时就是很坚定地认为一定能成功,无非技术问题一点点解决。一旦问题各个击破,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如今,忆起那段岁月,这位年过八旬老人的眼神里流露出坚定和自信。

这样的眼神,胡正寰的同事、北京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杨翠萍再熟悉不过。她的印象里,胡老师对生产各个环节要求极高,且十分执着。“他不张扬,总是默默地去做。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是说说那么容易,这是胡老师的信仰,支撑着他,也鼓舞和影响着身边人。”

有了斜轧技术的成功经验,很快,胡正寰又将目光投向了楔横轧技术的研发以及成果推广上。特别是在汽车轴类零件楔横轧工艺开发与应用上取得诸多突破。新技术生产的汽车变速箱轴、发动机凸轮轴等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生产中,目前产品还出口到美国福特等公司。

数据显示,胡正寰所领导的课题组已在全国27个省市及国外推广零件轧制生产线(斜轧、楔横轧)近300条,其中18条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发投产的零件500多种,累计生产500多万吨。

“社会需要更多工匠”

胡正寰笑称,自己是个工匠。“怎么研究设计模型、再把模具造出来、机器装出来,最后投入生产,都需要一步步做出来,空想是不行的。”潜心钻研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五十余年,胡正寰对“工匠”二字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这里有工人就特别强,你想要什么模具都能够很快做出来,很了不起。但这种人越来越少啊。”说到这里,胡正寰陷入沉思。

在他看来,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少,而这一类人又是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他举例,想要有一条运行流畅的生产线,光是设备的稳定、工艺的精湛远远不够,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掌握技术的人员。他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快速做出判断和调整,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提起近年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胡正寰颇有体会。“有家长就觉得培养职业院校的人比本科人才要低人一等。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条路。”他希望,比起拼专利、拼论文,这个社会“能把东西做出来的人”越多越好。

虽然年过八十,胡正寰依然冲锋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下一步,他把目光投向了火车。“火车轴一定要把它搞成。因为火车是国家的名片,如果投产了,无论从提高效率还是节省材料上,都是很显著的。”

“应该快了。”这位老人眼神坚定,望向远方。

2016年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的“科普中国讲座”上,胡正寰受邀向大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他说:“人一定要有追求,对于个体来说,就要将对社会做出贡献作为自己的追求,要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国家的进步。”对与胡正寰来说,他的毕生追求,就是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匠人心语

记者:你觉得在自己目前的成就中,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胡正寰:很多成果都是阶段性的,但都让我印象深刻。比如,钢球、凸轮轴、空心件。每一个都像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一样,值得珍惜。

记者: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胡正寰:我这一辈子就在琢磨一件事儿,如何把将先进的零件制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大概是我这辈子所一直坚守的。也因为一直在追求这个,别的东西就享受得少一点。比如,有的老人会下下棋、带带孙子、遛遛狗,但我几乎很少有时间做这个,多数时间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不过也尝到了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成功的喜悦,这是另外一种幸福。

原文链接:新京报客户端

(责编:孟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