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北京科技大学教师热议“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单位(作者):宣传部 | 来源:本站原创 | 更新时间:2021-03-16 00: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强调“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闻联播报道了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集团积极作为,率先发布碳减排时间表,按下减碳“快进键”。北京科技大学教师纷纷结合科研创新、学科发展及行业发展,畅谈感想体会,展望未来前景。

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雪峰教授说,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受鼓舞,热血沸腾,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北京科技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科研工作,与宝武等行业龙头企业长期合作,开展零碳/低碳流程再造、材料短流程近终形制备加工、过程智能控制以及碳替代、减排、捕集、封存和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推广。为落实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重要讲话精神,整合学校CO2相关科研领域优势资源,我校专门成立了CO2科学研究中心,将进一步为提前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更多贡献北科力量。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张建良说,中国宝武作为全球最大的钢企,其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在钢铁低碳上的国际竞争力,也推动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要实现碳减排的目标,低碳冶金技术的攻关是关键,这坚定了钢铁科研工作者在节能减碳科创上攻坚克难的决心。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基,产学研结合为重,坚决落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纵深推进钢铁工业前瞻性、颠覆性、突破性创新技术的研究,助推钢铁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下展现北科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钢铁冶金系朱荣教授说,中国是世界钢铁发展的火车头,产量达到50%以上,碳排放占中国工业总碳排放的16%以上,实现钢铁的碳中和意义重大。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科是国内外一流学科,有一大批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学校也审时度势成立了如二氧化碳科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如氢气高炉、电炉炼钢节能、二氧化碳资源化应用等技术,实现了减碳节能。我们应借国家实现碳中和的东风,加强冶金学科的建设,培养更多的冶金学科人才,加强与钢铁企业的合作,为碳中和做出贡献。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左海滨教授说,传统钢铁生产是基于碳的冶金过程,其CO2排放量占我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5%左右,因此钢铁行业无疑将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未来30-50年,围绕绿色低碳生产的冶金科技创新将迎来蓬勃发展。本人有幸参与了八一钢铁低碳冶炼试验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钢铁工业的绿色化、低碳化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加强基础科技公关、创新流程的前提下,还要涉及产业规模适应性、上下游资源、能源匹配性以及经济竞争力等问题,从技术原理上需解决不同能源介质利用效率的相互制约与选择性强化的科学问题。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冶金学科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内涵的延伸和交叉,努力实现创新跨越式发展。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邢奕教授说,钢铁是重点碳排放行业,是碳减排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多家钢铁企业正在推进流程结构优化、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改造,但节能环保水平参差不齐,科学规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作为环保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聚焦碳避免、碳利用等低碳冶金技术的攻关,带领团队加快推进钢铁行业烟气治理与绿色制造相关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工作,担当起以科技创新助力钢铁行业低碳转型、以拳拳报国心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责任,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夏德宏教授说,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我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原材料生产大国,中国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提供“工业制造的粮食”,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由于传统流程对高碳能源/还原剂结构的选择,也使得钢铁行业成为最大的碳排放源之一。站在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折点,我们钢铁能环人责无旁贷,必须担负起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历史责任。我们将聚焦优势力量,通过节能减排、低碳能源替代、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等手段,突破钢铁行业3060目标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方案,并为国家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精尖技术人才群体。

经管学院财务与会计系党支部书记寇明婷教授说,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的钢铁行业,如何运用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产业升级,在做大的前提下做强做优,提高生产效率,走上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亟待破题。中国宝武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积极作为,率先发布了碳减排时间表,通过组建绿色低碳冶金基金,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创新,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钢铁生产工艺的智慧化水平。加快走上了以技术引领做强、以效率提升做优的发展道路,对中国钢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责编:付云笛、邢华超)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