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学院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文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几点建议:1. 从人事制度、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上,保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教师晋升和岗位聘任时将更多的教学业绩纳入突出业绩的范畴,要有利于教学第一线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2. 关于青年教师6 年“非升即走”的政策,对于教学型教师是否能够为8 年“非升即走”,其中包含2 年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时间。3. 保证本科教学运行经费年均增加10% 以上,主要用于对课堂教学一线教师的支持,形成合理的课堂教学工作的奖励机制。4. 积极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使学生在网上选课时能够有更多的其他专业的课程可选。5. 考察本科专业设置时,三个指标中的“一年级末转专业转出率”应该使用“一年级末转专业净转出率”=(转出数- 转入数)/ 专业原有人数。
对于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决定》文件的一些具体修改,已经反馈给教务处,数理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规划,贯彻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决定》精神,进一步确立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做好全校数学类、物理类、力学类基础课和数学、信计、物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院教学工作的发展,结合学院的十二五规划,制订《数理学院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规划》,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指南。
1. 加强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促进学院教育教学的发展
制订“数理学院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和奖励办法”、“数理学院本科课程负责人岗位职责及聘任办法”、“数理学院系(所)主任岗位职责(试行)”、“数理学院本科生教务员和教学秘书岗位职责”、“数理学院教学改革资助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对教学认真负责且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规范课程负责人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荣誉感,明确系(所)主任要抓教学工作,设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引导和鼓励教师投入主要精力开展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
在师资引进、职称评定、岗位考察和岗位聘任时,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工作量、教学业绩的考察,明确教学科研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加强教学工作在岗位聘任中的权重。
加强教育教学奖励,奖励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育》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教师,奖励指导学生在全国和首都大学生挑战杯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奖励所带班级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班导师,奖励教学优秀教师,学院为教师支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的版面费。
健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发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团队(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做好教学组织工作和促进教学研究等活动开展。
2. 保证学校公共基础课和学院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学院要明确学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是学院生存之本,要保证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2015版本科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制定为契机,加强同专业学院的沟通,探索针对不同专业学院的需求建设相应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体系。
学院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是学院发展之基石,要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结合学科特点、市场需求、前沿趋势以及培养目标,以2015版本科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制定为契机,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3. 提升学校理科精英人才的培养水平
下大力气办好理科实验班、黄昆班和落实闵嗣鹤数学精英计划。
在充分调研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定2015版本科培养计划为契机,制定理科实验班、黄昆班、闵嗣鹤数学精英计划的培养方案。准确定位理科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理科实验班学生跨专业选课制度,为学生进入志愿专业后尽快适应专业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推动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中科院数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落实中科院研究人员作为学生导师为黄昆班和闵嗣鹤数学精英计划学生上课的工作,推进学生早进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实施学校和中科院双导师制培养学生。以理科实验班、黄昆班和闵嗣鹤数学精英计划为人才培养的改革基地,总结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精英人才培养的模式,申报国家和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教育教学成果奖。
4. 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低年级(一、二、三年级)各专业挑选一些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使他们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将科技创新项目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指导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比赛,力争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赛、全国和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物理实验竞赛、力学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送本院教师出国培训、请外籍教师来校内上课的方法,开设出全英文的课程。利用学校“鼎新北科”学院国际化平台建设计划,继续加强与国外高校的校际交流,扩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比例。
5. 加强教材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北京市和国家的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争取《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理科物理实验教程》等3部教材成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培养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数学学科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建立北京市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争取《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或《理科物理实验教程》其中1部教材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出版3部正式教材,即《数学建模》、《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和《量子力学》。
继续扩大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和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物理)的辐射示范作用,在目前全国总辐射高校数达到34 所基础上,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增加被辐射的高校数目,把我们的特色物理实验教学仪器推广到更多的高校中去。
6. 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督导组的作用
学院继续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督导专家,监督和指导学院的教学工作。数理学院实行本科教学督导制度已经有15年历史,今后仍将继续聘请学院各相关学科的督导专家,随机检查课堂,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防范;总结和提炼教学中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提高讲课水平。继续发挥督导专家在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检查工作中的把关作用。发挥督导专家在推动学院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7. 加强专业建设和完善学院的学生学业辅导机制
以学校专业评价及调整机制为推动,结合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及管理办法》规定的三个评价指标,即招生调剂志愿率、一年级末转专业申请净转出率及实际签约率,加强学院各专业建设。加强招生宣传力度,院长、教授积极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加强专业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精心选配班导师,精心开好专业前沿课,选配专业课教师,加大优秀学长经验宣讲力度,加强优秀校友经验交流;拓展国内外深造渠道、搭建就业实习平台。
针对学生的需求,完善学院的学业辅导与发展中心,搭建平台,为更多有学业困难和发展困惑的同学提供帮助。
充分利用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决定”中的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使之成为推动数理学院教育教学的强大动力,促进数理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