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思政课现在成了我最喜爱的课之一……”, 从事了20 余年思政课教学的张北根教授听到学生的这句话,不禁感慨万千。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的试点工作中,李晓光教授也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让我们拍了这样一部微电影。现在发现我们的微电影真的有了非常大的、实际的意义!”为了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偏见,使这门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微项目资助的形式,改革思政课堂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不出课堂便能充分体验实践的教益和乐趣。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
崇尚实践是学校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就是对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自2005 年起,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将社会实践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由《大学生社会实践》这门课程集中承担起4 门思政课的实践环节。随着2009 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学校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大力倾斜投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实践教学的探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9 年以来,实践教学模式逐渐由假期综合性社会实践拓展为新的“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层层深入、协调推进的系统性实践教学工程建设。
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现阶段的重点工作。相对于“社会实践”、“校园实践”而言,“课堂实践”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更大,这就对学院、教师的模式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总结和摸索的过程中,学院探索出了“课题化、全员化、开放化”的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的三原则。“课题化”是指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由思政课教师根据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设定实践主题,并在此基础上精选出实践课题;“全员化”是指把课堂内的学生分为各个课题组,推动全员参与;“开放化”是指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分析调研,并将得出的结论在课堂上宣讲,宣讲形式包括讨论、演讲、辩论、影像欣赏、情景模拟等,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构建机制,保障改革
严密的组织和高效运作机制是课堂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在试点方案中,学院、授课教师和学生分别负责项目运行的3 个不同层次。
层次一:学院负责顶层设计、组织安排和经费保障。首先,学院根据思政课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六大项目类型,包括:校园访谈、校园微调查、课堂情景剧、微电影、经典研读、辩论赛,并对各种项目类型的立项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校园微调查的基本要求为:1. 调查样本量不少于120 人;2. 提供调查问卷及原始数据;3. 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 字。在此基础上,学院还针对不同项目类型就资助和评奖办法做出了具体安排。仍以校园微调查为例,学院要求项目小组最终须通过课堂展示的环节展开角逐,胜出者将获得200~400 元/项的项目资助。在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则基础上,各门思政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具体需要来灵活制定一些更为细化的执行标准。比如项目申报表的填写、课堂展示评分标准等等。
层次二:授课教师负责所在讲台具体项目的指导评价和成果转化。教师以课堂的时间空间为载体,衔接学院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从立项、执行到结项,全程参与和指导,最后当项目完结时还要与学生合作完成成果转化的工作并反馈至学院。对此,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张北根教授体会很深。他认为,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事实上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一方面表现在需要结合学生的申报意向对课程进行周密而又灵活的规划,并在项目执行中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掌控课堂时间和局面;另一方面,面对学生在项目执行中所表达出来的形形色色的观点、态度和情绪,还要进行敏锐的分辨和判断,一旦出现偏差,就要通过高超的沟通技巧进
行稳妥、积极的正面引导。由此可见,要搞好课堂实践教学,教师必须实现由一个单纯的演说者向项目的管理者、舆论的引导者转变。
层次三:学生负责项目的创意、运作和成果展示。由于实践微项目一方面通过研究活动提升了课堂实践的深度,另一方面又通过实践活动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推广,于是传统教育过程中信息单向传输的弊端便得到了克服,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实践教学的主体。在马晓燕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课堂上,学生们正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与论辩中,逐渐“学会了如何探索,知道了如何参与有思想深度的讨论,以及开始思考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意味着什么等这样重大而深刻的问题”。
教学效果,扎实显著
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试点的推行,使得课堂教学从课内延展到课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内化于心”真正落到了实处。
第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任务导向的学习机制促使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真正由“外在灌输”变为“内在需要”。曾经在《纲要》课上表演情景剧的小徐同学就坦率地表示,由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欺凌和黑暗的历史使得他从中学开始主观上就不太爱学习中国近代史,但是因为报名参加了情景剧的项目,所以就不得不广泛地查阅历史资料来为编写剧本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他原先头脑中那些零碎、单薄、刻板的历史片段逐渐变得丰满生动起来。在那段让他曾经倍感痛心的屈辱历史中,他更多地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段历史虽然黑暗,但也同样振奋人心,只有真正了解了这段历史,才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专题小调研让小蔡同学感触很深,“不是老师教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课题,需要学什么,我们就去学什么。学完后回顾,发现政治理论并不那么枯燥,还是挺有意思的,就真心想找更多相关的书来读一读”,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第二, 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随着任务的逐步推进,学生不仅提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升华。
首先,实践活动通过对个人才华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实现感和自信心。在采访中,多位同学表示,在课业和社团任务比较多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思政课的项目,通宵熬夜都是很常见的事;但是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的精彩展示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高度评价时,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就算最后没有获得资助也不会觉得遗憾”。同学们坦言,这种强烈的自我实现感和自信心穿越了思政课堂,渗透进了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在项目执行的具体过程中,项目主题与思政课上那些关于国家、社会、人生的深刻道理逐渐无缝契合,成为学生内化于心的精神给养。在给李晓光教授的感谢信中,小张同学激动地写道:“我们微电影女主角的原型原来追星真的很疯狂。结果我怎么也没想到,拍了这个片子对她的影响会那么大。她为了去上物理实验的补课课程,退掉了她最爱的SuperJunior 演唱会的门票……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同样的经历也在冶金学院的小冉同学身上发生。他告诉笔者,他曾经在思政课上做了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反思了自己在利用时间方面的无计划和低效率,并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了切实的改进。诸如此类的事例,在实践教学的试点课堂上数不胜数。正如同学们所感慨的那样,迷茫、困惑、失落的青春,所缺少的,也许正是一个“从头再来”的机会、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令人欣慰的是,思政课堂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这一担当。
第三,激发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事无巨细的项目沟通、不厌其烦的协助解答、真诚平等的意见交换使得教师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变身成为亦师亦友的项目团队成员。当一个项目结束时,除了自我境界的提升,学生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个性鲜明的人格魅力、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这些无疑都成为思政课德育工作的助力剂。有同学坦陈:“以前总觉得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听不听都无所谓,但是通过做项目了解到老师是这么好的一个人,就觉得如果再不认真听讲就太对不住她了,会有愧疚感”。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由此开启。
与此同时,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刚刚结束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上,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纷纷表示,在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凸显出令人可喜的效果,应以更高度的模式自觉推动教改走向深入;彭庆红院长亦总结道:“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当作自己的‘本分’,把实践教学做深、做实、做新,——这已经成为全院大多数老师的共识,确立和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正蔚然成风。”
随着全国上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潮的推进,人们对思政课的认识和要求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仍然任重而道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