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重点任务 思考未来发展

2015-01-18
单位(作者):罗维东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 计划”是学校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中心的成立、建设和发展,对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今后四年的建设期内,中心将面临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基地建设创新的四大创新任务的挑战。

创新体制机制,主要是处理好四个协同:一是校内人员间的协同;二是两所核心高校间的协同;三是协同体内成员单位间的协同;四是协同体内单位与协同体外单位间的协同。不仅要让各单位在协同创新中发挥作用,达到实质性融合,还要完成高校的社会功能,为行业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经过多年培育,中心已探索出“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任务、同一支队伍、同一个机制”的合作模式,现阶段“同一个目标”已基本达成,其他三个“同一”将是未来面临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中心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围绕实现钢铁行业的“两个绿色”:一个是绿色制造,实现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一个是制造绿色,研发高质量的高端产品推动国民经济绿色发展。聚焦“关键共性工艺与装备研发、重大工程高端产品开发”两大任务,做到源于企业、先于企业、高于企业、用于企业。同时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促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使中心成为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才培养的创新,中心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中心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研究生的选拔与录取、课程体系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寓教于研,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国钢铁工业培养领军人物;二是中心的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要辐射学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硕士培养,扩大人才培养的覆盖面,尤其是在国际交流、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起到主干、引领作用。

基地建设的创新在于拓展基地的开放性、公共性,打破现有的传统格局,形成崭新的基地发展机制。它的意义在于不仅要创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基地科学发展的机制,还要能够为学校、核心高校、协同单位乃至整个中国钢铁工业服务。万里长征,我们刚刚迈开第一步。在诸多挑战面前,希望中心与全校师生携手共进,推动中心建设,促进行业发展,不负重托,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重任,为我们的国家早日迈入钢铁强国,为学校早日发展成为“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