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峰: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美国等多所著名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十四载,负责和参与了来自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冶金企业、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等数十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 300 多篇,授权专利 30 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演讲近200 次,受邀为 60 多个国际刊物审稿。曾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美国 TMS 协会杰出青年提名奖和青年领袖奖。
李娜: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李娜凭借生动的案例、形象的讲解、清晰的脉络和缜密的展示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本次比赛理科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再次显现我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敢想能干、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的实践精神。获得 2015 年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6 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李建地:化生学院化学 1202 班班长,化生本 12 党支部组织委员,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毽绳协会会长,北京科技大学女篮乙队队长,连续带队参加了四届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参加了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极参与科研训练,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获得“国酒茅台 · 国之栋梁”2016 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榜样学子称号、第十二届“北京科大科技园杯”学生创业竞赛银奖等十余项个奖项。
北科大宋庄村授渔缘梦入乡帮扶实践团:实践期间帮助 43 名孩子完成了他们的微心愿,短短三天里,团队义务将全学校的教室和操场墙壁粉刷了一遍。并邀请检察院干警为孩子们开展了法制安全讲座。十几天中走访了 20 多家贫困家庭,并确定特级贫困家庭和普通贫困家庭,按其所需购买扶贫物资。为了解决某些家庭的土地荒废问题,他们购买了化肥、大蒜种子等,以此希望改变经济结构,帮助当地农民实现更为长久的脱贫。团队获得了 2016 暑期社会实践金奖。
孙望路:硕士,就读于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以科幻作家身份登上央视《开讲啦》节目,担任青年嘉宾。本科阶段,孙望路就以科幻小说《北极往事》一鸣惊人,荣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科联奖”长篇类一等奖。读研后,他更是屡获大奖,并有多部科幻作品结集出版或刊登于权威期刊。他的卓越表现吸引了业界公司的关注,与之签约并将其作为核心作者重点培养。
朱维耀: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在渗流力学理论和工程科学与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创建了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理论、薄互层低渗透油田压裂开发多场耦合渗流理论、凝析气藏相变传质渗流理论。2016 年度获部级科技进步奖 3 项;出版专著 2 部,获授权发明专利 5 件,获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 SCI、EI 学术论文 20 余篇(2 区以上论文 5 篇)。
杨英军:副教授,2002 年进入学校工作至今,在认真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英语专业 2017 版培养方案及与此配套的 CBI 类课程的协调和教学计划。获第 25、26、27 届“北科大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 2 项。2016 年他荣获北科大师德先锋称号,2016 年 9 月北京市委宣传部千龙网采访并以“把论文写就在学生成才征途上的教书匠:杨英军”报道了他多年来在教学第一线默默无闻的奉献。
曹文斌:教授,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曾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中国建筑材料科技进步奖(二等)、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等奖项。2016 年 6 月,曹文斌教授及其团队因其在“纳米氮掺杂二氧化钛的规模化制备”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曹阳:2014 年至 2016 年服役于武警某部,现就读于高等工程师学院材料 E14 班。2016 年 7 月至 8 月,我国南方多地受洪涝灾害影响,接到中央军委和武警总部命令,曹阳同学所在部队到达洪湖执行抗洪抢险任务。2016 年 7月 20 日,“贝壳学子”推送文章《北科学子曹阳:他,冲在抗洪第一线》真实记录了其参与抗洪抢险任务以来的点滴生活和思想感悟,获得校内师生的大量转载,并引发了广大师生对抗洪抢险官兵和在校大学生士兵的广泛关注。
航模队:北科大竞技航空航天模型团队自 2002 年成立以来,已连续十年参加“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今年五月,航模队荣获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华北赛区团体第一名。今年十月,航模队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上,发挥出色,荣获两项国家一等奖,三项国家二等奖,两项国家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