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千米之上的“羲里娲乡”天水秦安,远在千里之外的巍巍学府北京科技大学,一个名为“爱心帮扶志愿团”的微信群,把贫困县秦安和北京科技大学联系在了一起,爱心和奉献精神在这里生根,并在不懈的努力下结出果实。当秦安与北科相遇,当温暖不远千里,殷殷真情弥之珍贵,爱心帮扶就此开启。
爱心萌生于一次聊天
开始一对一资助的想法萌生在一次聊天中。2017年5月,我校教师刘江山与在秦安县挂职的吴豪伟老师聊天时,了解到那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吴老师的一个“苦”字让刘江山的心禁不住开始牵挂。“我是农村出身,能深刻体会到这个‘苦’字的全部意义”,当地落后的教育状况和农村艰苦的上学条件让他感到忧心。在科大附小任教多年的刘江山深知接受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对家庭的重要性,正是这种旁人没有的深刻体会和忧虑,促使他当即做出了资助贫困学生的决定。
刘江山请吴豪伟帮助提供秦安贫困在读学生的信息,在等待反馈结果的时候,他感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有所资助也只是杯水车薪。经过几天的思考,他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出了“一对一资助”的号召,寻找有资助意向的爱心人士,向秦安县贫困在读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令刘江山始料不及的是,信息发出几分钟后,自己就收到了数位朋友的回复,当天晚上就有十几名志愿者加入其中。惊喜之余,他建立起微信群, 并一一说明资助的具体事宜,随即15名贫困学生成功得到帮扶。就这样,“爱心帮扶志愿者团”由此诞生,一场温暖的爱心传递也踏上旅途。
在刘江山的联系和吴豪伟的帮助下,爱心资助活动进一步展开。先由政府办公室专职人员,通过乡镇党委、学校老师,寻找在册贫困户中品学兼优、急需帮助的孩子。当地负责人整理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后,由刘江山发给各爱心人士,资助者与学生一一对应后直接向孩子的家长进行汇款,每人每年500元,资助到上大学。此外,大家还会额外给孩子们寄去学习用品、衣物等等。
刘江山说,看似只有500元,对那里一个贫困家庭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它更像是一个引子,触发了更多的爱心和更暖的关怀,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心中有个大学的梦想,孩子们心灵感触到的温度,这是最重要的东西。一些资助人寻找与自己孩子同龄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一是孩子的学习用品和衣物都可以给予资助使用,同时通过孩子间的信息交流,关爱贫困学生的同时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同伴教育,共同成长。
“你是娃的再生父母呀”
虽然活动如预期开展,爱心背后也同样藏着坎坷。秦安教育水平落后,只有上学的孩子会讲普通话,所以沟通成了第一个难题。沟通障碍又致使收款时存在的名字与账号不符、扶贫账号不支持异地转账等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为此,刘江山几经周折,找来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的秦安学生,请她和被资助的家长们打电话,向他们认真说明这次爱心帮扶活动并一一核对家庭信息, 提醒家长存下通话的手机号码。十几个家庭,反复地解释,耐心地回答,期间也难免被当做是电信诈骗,难免存在家长不理不睬,甚至直接质疑、挂断电话的时候。但其中的一字一句,无不是刘江山和所有志愿者最真挚的情意,最善良的初心。
2017年8月,即在第一次资助活动进行后两个月时,刘江山踏上了开往秦安的高铁,他自费去走访看望被资助孩子的家庭。几经波折,他到达时已是傍晚六点,没想到当晚就遭遇了九寨沟地震。在秦安感受到的强烈震感,大山里看到的土坯房屋,让刘江山深感当地条件的艰苦与生活的不易。
第二天由于交通不便,经与接待人商量后,他决定采取集体慰问和个别入户走访的方式,把离镇政府近的孩子和家长邀请到镇政府来,接着走访几个较远的家庭。刘江山走进家里,坐上炕头,拿起课本作业,与孩子交流谈心。他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求学经历,并鼓励每一个孩子一定要好好生活、努力学习,勇敢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变家庭状况,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家庭,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四个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最小的孩子还不会走路,被爷爷抱着。年长些的大女儿开始对资助人的到来还有些许抵触,在刘江山的耐心开导下,渐渐开始交流、谈论自己的学习生活,到了临别时满含泪水、依依不舍。爷爷拉着刘江山的手直说“你是娃的再生父母啊,谢谢你们!”
秦安之行让刘江山心中感慨万千。看着有些孩子早早失去了父母,还有些孩子苦苦留守在家中,他知道每一个家庭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甚至不愿提起的往事,拮据的生活,无奈的现实让他们逐渐失去希望。每一份爱心,每一笔资助,对秦安的孩子们而言也许只是微乎其微,或者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但这一笔,这一点点光亮必能结出善良的果实。”
刘江山说,“爱是一种无声的传递,它会越来越大,越传越广,还会开花结果。”一份爱心也许有些单薄,但只要正在做,它就会在传递间被无限放大。随着资助的成功、时间的推移,加入志愿团的人数不断上升,从最初的11人到如今的160多人,而这个群体仍然在扩大,得到资助的孩子也仍在不断增加。
让爱和温暖传递下去
爱心资助活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社会上的企业家、热心人士,乃至家长、学生,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自己的所能填充着这份爱心,助力着这种传递。
正因为这场爱心帮扶,让北京创客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在了解情况后决定自费捐赠上百套科技设备令全县共享,帮助建立“秦安县少年创客工作室”为其提供教材和老师培训。他用自己的善意延伸了这种传递,让爱变得更有深度。
正因为这场爱心帮扶,让一个科大附小五年级的小学生早早便懂得了“乐于助人不应该是嘴上说,而是需要坚持不懈努力、与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她与母亲共同一对一资助和自己同龄的女孩,还热情积极地为秦安的小伙伴捐出衣服,深入的了解后,她有了为秦安建起一座“梦想书坊”和“梦想广播站”的心愿。暖心的梦想孕育在一份小小的爱心里,叫人听起来却那般触动。这样一个缩影,让人仿佛看到背后更多美好的关怀,更多动人的故事。
资助人和学生一直保持着书信或网络的联系,每到学期末时孩子们就会给自己的资助人汇报成绩;逢年过节时一句简单的身体健康、幸福快乐竟也是那样令人感动。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把电话那头的叔叔或是阿姨当作自己的亲人——成绩不理想时的失落、报考大学时的疑惑,都想与他分享;悄无声息地,志愿者们也愈发牵挂远在秦安受资助的孩子——高考录取的情况、暴雨时一家人的安全、生活中其他的困难,都禁不住要多关心一句……谁曾想到,刘江山最初简单而普通的想法,正变得不那么平凡,它正牵挂起越来越多颗心,正让秦安与北科大、北京越来越紧密相连。
“我们在做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改变他们的现状。我们要做的是带去信心,是给当地的孩子打开一扇窗子,让他们拥有梦想,知识改变命运。” 刘江山建立了一个爱心帮扶的微信公众号,他给公众号起名为“助人乐己”,寓意给予善意必能收获快乐,做好事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赠人玫瑰,更在于手留余香。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许他们改变不了孩子生活的条件,但能改变的是孩子获得知
识的途径。让这些单纯的孩子们感受到自他人的善意,有一天他们也会报以同样的善意给这个世界。
爱心帮扶,未曾止步,刘江山深切希望它能走到更多人的面前,住进更多人的心里,唤起更多人的真善,然后伸出更多双援手。这一场跨越一千多公里的传递,一份精心准备的爱,让“羲里娲乡”的秦安又多添些许温情。从心而起,向心而去,助人乐己,情系秦安,不问身份,不问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