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代课老师到大学教授的历程

2018-12-19
单位(作者):何沂

回想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真可以说是伴着改革开放的声声锣鼓走过来的。

70年代,我刚高中毕业那会儿,中小学师资非常紧缺。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所中学的英语代课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很紧张,一堂课下来,浑身都是汗!全没老教师那种“口若悬河、把控全局”的潇洒和“为人师”的满足感。老教师告诉我,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才行。我多么渴望上大学,让自己有一桶水呀!可那个年代上大学都由单位推荐,我一个代课教师被推荐的机会微乎其微。没有推荐机会,咱就自学!我每天坚持收听英语广播讲座、上夜校,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的好消息传来,我们家都沸腾了。父亲是50年代的大学生,他期盼我们几个孩子都能上大学。我自己也为能有考大学的机会而激动不已。可当时距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白天在学校教书,下班后和姐姐一起上补习班,挑灯夜读。虽说辛苦,但我和姐姐都乐此不疲……我永远也忘不了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我和姐姐双双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看到了父母的脸上露出了幸福和自豪的笑容。

来到大学校园,我身边的同学里,既有老高三的,也有应届生,有来自工厂的,也有来自兵团或插队的。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最大达13岁。可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清晨的校园里到处是琅琅的读书声。晚饭以后,各个教室和阅览室很快坐满了上自习的同学。我们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希望把失去的青春时光弥补回来。

大三那年,学校首次聘请了英国外教给我们上课,这让我感到新奇、兴奋。后来,学校又陆续聘请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外教。他们的授课使我对各国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差异有了了解,认识也更深刻了。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教英语,正值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我先是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助教进修班,跟英国的专家学习。后来又荣幸地被国家教委选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攻读英语教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

九十年代初,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它的英语教育也处于亚洲的领先地位。他们的教师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我这个留学生眼界大开,受益匪浅。留学归来,我把所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把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讲、做笔记,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某一话题的讨论中。我还把富于情节的课文让学生改编成话剧,在课堂上表演。这种上课模式,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突出的教学效果,也使我连续多年荣获教学优秀奖,还获得了内蒙古教育厅颁发的高校外语教学成果个人一等奖。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说知识让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我退去了初为代课教师的青涩,成为一名成熟的人民教师。后来,我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被调入北京科技大学外语系任教,并担任了大学英语课程的负责人。两年后晋升为教授。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推出了更有利于教师深造和学术交流的留学政策。我又申请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到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这次访问学者的经历对我培养青年教师有了很大的帮助。现在我退休了,受学校返聘在研究生院做督导工作。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我亲身经历了国家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历程,感受到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深远意义。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改革开放四十年,我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更是传承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愿意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学习,继续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分享到: